固始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主动扛牢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把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贯穿换届工作始终,统筹谋划,精心组织,从严从实,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以换届工作高质量助力县域发展高质量,为顺利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谋划部署,压实主体责任。县委高度重视乡镇换届工作,积极扛起工作主体责任。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市换届相关精神,掌握政策要领、严格换届程序、明确相关要求。制定了《固始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会,成立了党代会工作筹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3次,对相关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挂图作战,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制定了《固始县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培训提纲和参考资料》,召开调度会4次,压实乡镇责任,对换届中的重要环节、关键节点进行集中分析研判,督导工作进度,实时跟踪问效。
强化人事配备,选优配强班子。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优秀干部,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选优配强党政主职。立足事业发展和班子长远建设,注重选拔政治素养高、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全县30个乡镇35岁以下党政正职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2人、本科以上学历57人,年龄、学历等结构比较合理优化。合理设置领导职数。从严掌握乡镇领导班子职数,总体保持稳定,没有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根据经济发展规模、人口数量和社会管理任务等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全县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职数均按9名配备,配备专职抓党建的副书记1名和组织委员1名,全面加强乡镇党建工作,夯实基层工作基础。重视优化班子结构。从年龄和来源看,乡镇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班子成员配备101名,占31.56%;30周岁以下33名,“五类人员”配备2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18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名、事业编制人员3名)。从学历和经历看,乡镇领导班子共配备研究生学历干部39名、女性干部36名、少数民族干部13名,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占97%,每个乡镇至少保证有1名本地干部。通过调整,努力做到了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科学搭配,乡镇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和活力显著增强。
强化审查把关,严格规范程序。一是充分酝酿人选。换届前,县委领导同志与全县30个乡镇党委书记逐一开展谈话,详细了解换届准备、班子功能情况、班子成员思想状态以及下一步班子配备意见建议,为干部调整做好了充分准备。二是严格资格审查。严格执行“档案必审”要求,组织专人逐人审核人选档案,确保人选符合任职条件。建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纪检、公安、法院、检察院等20多个部门参与的代表资格联审机制,严格对乡镇党委委员、党代表人选资格进行审核把关,共审查县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3096人次,审查出不合格人员127人。三是从严开展换届考察。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先后从县纪委、政法委等相关部门抽调50余名优秀干部,组成11个考察组进行换届考察,坚持“谁考察、谁负责”原则,落实考察责任,切实提高干部考察质量。四是严把程序步骤。先后组织开展业务培训2次,坚持整体培训和分阶段培训相结合,做到总体有安排,阶段划重点,细节指到位。统一拟定了乡镇党委换届日程安排、会场布置标准、票箱设计要求、各类报告单等,保证整体工作有标准、程序执行有规范、会风会纪有遵循、选举现场有章法。
强化纪律监督,匡正换届风气。一是严抓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及时制定《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实施方案》,发放“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十个严禁’提醒卡”、致县乡领导干部的一封信,确保领导干部对换届纪律的“红线”“底线”了然于心。二是严格督导,落实纪律要求。制定《乡镇换届风气巡回督查工作方案》,组建11个乡镇党委换届业务指导暨风气巡回督查组,严格对照督查清单,逐项落实换届纪律要求,累计开展3轮督导。三是严肃查处,确保风清气正。通过新闻媒体、清风蓼城、固始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向社会公布了举报方式和受理范围。印发了《关于成立换届风气巡回督查暨违反换届纪律问题快速查核组的通知》,建立对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进行联查联办和快查快结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快速查核小组,对反映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进行专门登记、优先办理,快查快结。实现了换届负面舆情、违法违纪、涉及换届程序案件“三零”目标,整个换届过程平稳有序、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