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商城县在选拔、培育和管理三方面做深功夫,为村“两委”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一是物色和推荐结合,多途径“选苗”。村支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回乡创业青年、大学毕业生、农业技术人才等人员群体,通过群众推荐、村干部推荐、优秀青年自荐,以及背景了解、谈话了解等多种方式,挑选出政治素质强、敬业意识强、致富能力强的“三强”型人才,作为后备干部预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经村党支部研究审定、乡镇党委批准,从重点培养对象中确定村级后备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库。2018年以来,全县376个行政村(居委会)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75人,充实壮大了村级后备力量。
二是培训和实践结合,多方位“育苗”。以集中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形式,对村级干部后备人员进行脱贫攻坚、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内容培训。建立“结对传帮带”机制,村“两委”干部与后备干部“一对一”结对,把实际工作作为锻炼后备干部的主战场,使其在锻炼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2018年以来,全县775名后备干部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是考评和奖惩结合,多维度“管苗”。健全村级后备干部考核机制,乡镇党委每年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惩。对不具备后备干部条件的,适时调整出去;对能力素质优良、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反应较好的村级后备干部适时充实进村级班子。去年以来,全县775名村级后备干部中有196名进入村“两委”队伍。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