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内生活,要突出一个“活”字。“活”就是要激发出组织的活力,激发出每个党员的活力,防止庸俗涣散、一潭死水,形成颜色活泼、团结统一的生动局面。
党内生活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解决党内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活跃的党内生活,以积极健康的思想交流协调党内关系、化解党内矛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而党内生活要“活”起来,就要从“豁、活、火、获”四个方面入手。
一、“豁”
用好党内生活的辩证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内生活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战场”。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要具备“豁出去”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自我批评,是一种人生境界;敢于在党内开诚布公地批评同志,是一种党性风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好作风,善于自省自新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
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力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内生活的闪光指点和强大优势。二者的完美结合,构成党内生活的辩证法,构成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特色。
二、“活”
(一)补足党内生活的活性基因:坚定的理想信念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重在补“钙”,重在养气正骨,防范红色基因突变,防止潜规则成为调节党内生活的“看不见的手”,成为明知不对却不愿反对、表面反对却暗中效仿的“规矩”。健康的党内生活,就是要让党性修养成为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党性修养没有上下班,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也没有离退休,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是与党员生活形影不离的终身课题。理想信念的“钙”补足了,党内生活的活力才能充足。
(二)增加党内生活得润滑剂:灵活鲜活的形式
党员职业不同、能力不同,收入有差距、观念有差异。照本宣科、我念你听、简单灌输的教育形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打破关门学习、板脸讲话、低头记录的组织生活形式。
党内生活不能只是对“台本”、念“台词”,党员不能简单成为“传声筒”、“记录员”和“话剧演员”。要与时俱进探索党内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灵活利用党员生活空间、基层民俗、节日场所、微信微博等载体,用生活语言讲党的理论,用群众故事讲中央精神,接地气、暖人心,让党员听得进、用得上。
三、“火”
注重党内生活的清醒剂:火辣的内容
民主生活会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但现实中,有的党组织中却出现了“沉默的多数”。是非问题不开口,话到嘴边留半句,遇到矛盾绕着走。有的喜欢拿假话当真话说,喜欢讲对自己有利的话;有的台上台下不一样,嘴里心里不一样,领导面前和群众面前不一样。这种阳奉阴违的自由主义与明哲保身的好人主义成为党内生活的“麻醉剂”,使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钝化,其结果必然是扰乱党内秩序,破坏党内风气。
要消除这些负能量,就要把“火”烧起来,领导就要出以公心,带头讲真话,讲心里话,讲触及实质的话,讲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话。领导带头承担责任展示的是一种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公心如火,襟怀似水。无私才能无畏,有公心才会有公道话,才能以民主之火点燃批评之灯,激活党内生活。
四、“获”
监督党内生活的效果:行动与实践
党内生活的鲜活形式和火辣内容,一定要转化为活灵活现的效果。“三会一课”,红脸出汗,敢“放炮”、有“辣味”,是党内生活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要防止“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手腿懒洋洋”,“说起来清楚,做起来不清楚”,防止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不想腐也不作为。党内生活的最终收获是锤炼无私心、有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让群众满意,这是党内生活的主旨所在、活力所在。
党内生活,要突出一个“活”字。“活”就是要激发出组织的活力,激发出每个党员的活力,防止庸俗涣散、一潭死水,形成颜色活泼、团结统一的生动局面。
党内生活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解决党内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活跃的党内生活,以积极健康的思想交流协调党内关系、化解党内矛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而党内生活要“活”起来,就要从“豁、活、火、获”四个方面入手。
一、“豁”
用好党内生活的辩证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内生活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战场”。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要具备“豁出去”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自我批评,是一种人生境界;敢于在党内开诚布公地批评同志,是一种党性风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好作风,善于自省自新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
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力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内生活的闪光指点和强大优势。二者的完美结合,构成党内生活的辩证法,构成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特色。
二、“活”
(一)补足党内生活的活性基因:坚定的理想信念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重在补“钙”,重在养气正骨,防范红色基因突变,防止潜规则成为调节党内生活的“看不见的手”,成为明知不对却不愿反对、表面反对却暗中效仿的“规矩”。健康的党内生活,就是要让党性修养成为共产党人的生活方式。党性修养没有上下班,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也没有离退休,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是与党员生活形影不离的终身课题。理想信念的“钙”补足了,党内生活的活力才能充足。
(二)增加党内生活得润滑剂:灵活鲜活的形式
党员职业不同、能力不同,收入有差距、观念有差异。照本宣科、我念你听、简单灌输的教育形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打破关门学习、板脸讲话、低头记录的组织生活形式。
党内生活不能只是对“台本”、念“台词”,党员不能简单成为“传声筒”、“记录员”和“话剧演员”。要与时俱进探索党内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灵活利用党员生活空间、基层民俗、节日场所、微信微博等载体,用生活语言讲党的理论,用群众故事讲中央精神,接地气、暖人心,让党员听得进、用得上。
三、“火”
注重党内生活的清醒剂:火辣的内容
民主生活会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但现实中,有的党组织中却出现了“沉默的多数”。是非问题不开口,话到嘴边留半句,遇到矛盾绕着走。有的喜欢拿假话当真话说,喜欢讲对自己有利的话;有的台上台下不一样,嘴里心里不一样,领导面前和群众面前不一样。这种阳奉阴违的自由主义与明哲保身的好人主义成为党内生活的“麻醉剂”,使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钝化,其结果必然是扰乱党内秩序,破坏党内风气。
要消除这些负能量,就要把“火”烧起来,领导就要出以公心,带头讲真话,讲心里话,讲触及实质的话,讲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话。领导带头承担责任展示的是一种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公心如火,襟怀似水。无私才能无畏,有公心才会有公道话,才能以民主之火点燃批评之灯,激活党内生活。
四、“获”
监督党内生活的效果:行动与实践
党内生活的鲜活形式和火辣内容,一定要转化为活灵活现的效果。“三会一课”,红脸出汗,敢“放炮”、有“辣味”,是党内生活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要防止“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手腿懒洋洋”,“说起来清楚,做起来不清楚”,防止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不想腐也不作为。党内生活的最终收获是锤炼无私心、有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让群众满意,这是党内生活的主旨所在、活力所在。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