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新的时期,是发展的更高要求、更高境界。我们既需要在认识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需要从宣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研究问题。
保持加快发展的定力。在新常态下推动发展,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对此,我们应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势,清醒认识我市发展的现状和阶段性特征,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做到不分心、不走神、不动摇。既防止看不清新常态,对新常态无动于衷,看不到新挑战,看不到艰巨性,还在用老思路思考问题,用老办法解决矛盾,更应防止借口于新常态,对增速回落听之任之,对困难挑战无所作为,对工作压力有畏难情绪,甚至作为顺势而下、为官不为的“挡箭牌”。对宣城而言,须正视一个现实:我们还是发展中地区,发展不快、发展不足、发展不优仍然是最大的市情。我们的经济总量规模、产业发展水平、市场主体活力、对外开放程度等,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既面临“加快赶”的压力,又有“抓紧转”的挑战。须凝聚一个共识:我们的一切奋斗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只有发展上去了,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这种客观形势,决定了我们应始终坚持发展的主旋律不变、项目的主抓手不松、招商的主战场不移、转型的主方向不偏,做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发展,就尽最大的努力,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争取最好的结果。最近,我们相继召开了市委三届十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强调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抓住新常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概括起来就“123456”。具体而言:一个目标,就是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并力争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不变,就是落实11331发展思路和推进“六年并进、六城同创”活动不变;三项重点,就是深化改革、加快市本级发展、全民创业;四个表率,就是推动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市中当好学法知法、尊法畏法、守法执法、用法依法的表率;五个提升,就是产业提升、城市提升、交通提升、环境提升和民生提升;六条举措,就是围绕强身健体、正风提效,实施党建工作补钙醒脑、强筋壮骨、固本强基、扶正祛邪、疏经活血、同心向心六项措施。
增强改革开放的动力。改革是决定宣城发展命运的关键一招。新常态下,许多新课题都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去化解和突破。坚持问题导向,从影响和阻碍发展的瓶颈制约入手,把能改的、应该改的、急需改的先做起来,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改革转换发展动力,以改革创造发展红利,以改革集聚发展优势。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把该放的放到位,该给的给到位,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优化政务服务,抓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的落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支持创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但决不允许不干事、不发展、不改革。更大力度对外开放,随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政策效应的显现,以及苏浙沪产业转型加快,宣城的历史、文化、生态、区位综合优势更为明显,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不断优化开放环境,由过去拼资源、拼优惠、拼政策,转到比政府职能转换、比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活力、比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上来,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
激发全民创业的活力。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强市之源。新常态的特点之一就是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我们要因势利导,在全社会大兴创业之风。在全市开展“学习成功企业家、宣传成功企业家”活动,形成“企业家有功、创业者光荣”的氛围,充分调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激励创业的机制,放开一切能够放开的创业领域,落实一切能够做到的创业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技能培训,丰富创业平台载体,把群众中蕴藏的追求富裕、勇于创造的潜能释放出来,把社会积淀的民间资本、各种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让大众创业热潮在宣城持续涌动。
提高依法治市的能力。适应依法治国的新常态,更加注重法治建设。一方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另一方面抓住人民群众这个“最大基数”。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切实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从2015年开始,我们将每年1月作为机关集中学法月,并进行学法考试,考试结果记入个人档案,把学法用法考法结合起来。同时,市委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正式聘请市委法律顾问,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水平。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权威,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努力培育全体公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凝聚同舟共济的合力。全市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全市上下共同创造的。宣城的发展,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只有主人,没有客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思发展之策,谋发展之道,干发展之事。去年,全市上下一条心,经过不懈努力,在全省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历史新突破,首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且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同时,获得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生态市。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要始终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身”入基层,“心”入百姓,“情”入群众,积极把群众的心声与需求反映上来,努力使我们的决策更合乎民情、顺应民心、体现民意。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群众过得更舒服一些、更安心一些、更幸福一些。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