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规之所以可以画圆,是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三严三实"是"四有"的外在表现,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就要有这种圆规精神,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何时在何岗位,都应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保持共产党员的"四有"本色不变。
始终以心中有党为圆心不变。信念是根基、是圆心,信念决定意志行为。信念坚定的人,就有意志力跟人性的弱点做斗争,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相反,信念不坚定的人,容易在权力场迷失自己,变得"不严不实"。只有首先做到"心中有党",才能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想着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与责任。领导干部应当像圆规那样,立住一个点不变,坚持心中有党的圆心不动摇,始终怀有共产党人的清醒,坚定心中有党的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严守党的规矩和纪律,时刻保持作为共产党员的"身份感"和忠诚意识。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掸除思想上的灰尘,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始终以心中有民为方向不变。为政之要,惟在得民。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本"、"基"、"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心中有民方能真正为民,把人民群众装进心里,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做到谋事实、创业实。领导干部应当像圆规那样,绕着一个方向画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变,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做到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取信群众。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作出决策,多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心声,不以"想当然"代替群众意见。要以群众力量为依靠落实工作,多请群众监督好制度、好政策的落实,不搞变通、打折扣。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评判工作,把群众评价真正纳入考核体系,不搞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始终以心中有责为底气不变。古人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忧乐之间体现的就是心中有责的底气。心中有责,方能知责、履责、尽责,要求自己做到"三严三实"。领导干部应当像圆规那样,担负画圆的责任,保持画圆的劲头不变,不待扬鞭自奋蹄,牢记并且落实好对己、对党、对人民的责任,律己从严、工作从实、为政从清,培树勇于担当的底气和正气,真正做到为官当为、为官有为。要落实好修身律己的责任。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要落实好干事创业的责任。为官避事平生耻,要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善作善成、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落实好服务群众的责任。提高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和水平,切实解决好攸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始终以心中有戒为半径不变。心中有戒,是为官的基本要求。心中有戒,方能知是非、不妄为,方懂得警醒和约束自己。领导干部应当像圆规那样,在规定的半径之内画圆,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事,在意识深处设置"底线"、划出"红线"、标明"雷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须谨记权力从哪儿来。权力来自人民群众的让渡,来自职位而非私产。要始终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职务和权力,不将权力私有化。须谨记权力边界在哪儿。有权也不能"任性",要对照权力清单,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出格、不越轨,做到严以用权、严以律己。须谨记权力该用在哪儿。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无论身在何位,无论权力大小,领导干部都只能把职权用来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绝不能用来搞特权、谋私利。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