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议上提出了从严治党八条要求,开启了从严治党新征程。党中央作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从严治党全面呈现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来临,必将深刻改变管党治吏的轨迹和逻辑,也赋予了组织工作新任务新使命新责任。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必须思想境界上高人一档、能力素质上胜人一筹、工作谋划上先人一步、改进作风上严人一分、成效业绩上强人一等,真正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一、适应新常态,把握新要求,在思想认识上更加清醒
(一)在学深悟透中认识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市、区委就从严管党治吏、加强作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形成了以反“四风”、改作风为切入点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常态。作为组织部门,尤其是组工干部必须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时代特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党建工作是最大主业”的思想自觉,认真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党建三问”,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二)在找准问题中把握新常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从严治党新常态,虽然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但观念不适应、认识不到位、能力不匹配、方法不得当等问题还在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为官不易”的牢骚、“为官不为”的状态与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要求新常态下的组织工作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找准问题症结,列出清单盯紧整改,始终把组织工作放到全区发展大局中来谋划、部署和推进,紧紧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抓人才蓄后劲,以服务中心、服务发展的实际成效彰显组织工作的最大价值。
(三)在增强定力中引领新常态。政治定力来自对理想信念的自信,体现在对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自信,是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核心,党性作风的灵魂,道德品格的根基。组工干部尤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切实增强“三个自信”,在解决好“总开关”问题上持续着力,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持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并紧紧抓住领导班子思想整治建设这个关键,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不断引领全区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确保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
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能力素质上更加契合
(一)快速练就高端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组织部门肩负为党的事业选贤任能、固本强基的重大职责,只有知大势、识大势,才能谋好事、干成事。因此,我们要自觉把强化高端思维作为提升能力、增强本领的首要任务,要把组织工作置于国际国内的发展大势中来考量,以战略的思维来审视、分析和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辩证思考新常态下组织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前瞻性、创造性的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二)准确把握工作规律。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组织工作概莫能外。只有准确掌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精准定位、有的放矢。要把牢服务中心、推动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政策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化组织资源配置服务民生。要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引导和保护好党员干部人才的合理需求,促进成长促发潜能。要围绕实现利益多元化下的公平正义,运用组织手段促进社会矛盾调解能力建设,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新模式。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从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紧要性问题入手,系统梳理、统筹摆布组织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要运用好多方借力和力法多维的工作方法,善于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推进工作,形成顺势借力、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持续提升综合素养。新常态的来临,更需要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组工干部队伍。要争做“复合型”人才,组织工作的特定性质,不仅要求组工干部精通本职业务,还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争当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要争做“引领型”人才,深刻把握新常态下社会格局、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发生的新变化,善于运用政策、推陈出新,切实把党员干部人才和基层党组织引领到经济新常态的轨道上来。要争做“创新型”人才,要涵养勇于创新的文化品质,敢于自我否定,向常理发问,向寻常质疑,主动求变,以源源不断的创新驱动,增强组织工作的生命力。
三、适应新规范,养成新习惯,在改进作风上更加彻底
(一)要特别讲纪律、守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讲话时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组工干部尤其要率先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首要的是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程序和规定,维护干部选拔的公平正义。要懂党的规矩,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保证党的政令畅通,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将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在干部管理、监督上自身硬起来。
(二)要始终敢担当、求实效。“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组工干部必须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扬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坚持原则、务实重行,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把党委放心、群众满意作为判断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转变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坚持谋划工作“接地气”,决策部署连民心,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说实话、办实事,让群众靠得住,让组织信得过。
(三)要全力争一流、作表率。要继承和弘扬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全力锻造“党性最强、守纪最严、工作最优、形象最好”的组工干部队伍。要坚持改革创新,打破思维定势,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高标准、高要求和高效率。要紧扣发展主战略,把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作为中心和重点,主动作为、主动跟进、带头示范,不折不扣把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永葆激情、倾注感情,树立积极探索、敢为人先,敢于承担、务求实效的风气,要敢于与其他干部比学习、比业务、比作风。要以身作则,要求其他党员干部落实的自己要先落实,要求别人做到的,组工干部要带头做,从高从严要求自己,为其他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榜样。
四、推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在工作落实上更加有力
(一)在谋划工作上,吃透上情,扣紧地气。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重要职能部门和最讲政治的模范部门,理当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特别是从严治党上走在前列。要准确把握大势大局,搞清楚目的意图、目标任务、具体要求,精准领会上级精神实质,吃透政策标准界限等上情,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常走基层,多接地气,及时动态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所怒所怨,明晰对接愿望需求,找准组织工作落脚点和着力点。注重区分分析特殊情况创造性推进工作,努力求真求深务实落实,达到上下满意、各方和谐。
(二)在推动落实上,逗硬考核,盯紧责任。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新常态下组织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要求分外严格,责任尤其重大,必须保持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保持一种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始终紧盯责任不落空,围绕责任抓落实。要健全完善组织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目标管理,实化细化指标,形成任务清单,明确工作标准,掌控关键节点,强力推进。要压实工作责任,构建责任体系,做到责任到位,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要全程督导,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困难障碍;要严格考核,对实绩突出的表彰奖励,对存在问题的督促整改,对落实不力的严格问责。
(三)在检验成效上,明确标准,贴紧民意。让党组织满意让党员干部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集中体现组织工作的价值追求,是检验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一是排兵布阵科学,人岗相适,班子功能发挥好。干部选拔任用上突出“五好”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充分尊重民意,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用好群众评价,提拔使用群众口碑好、信得过的干部,调整处理群众有意见、为官无作为的干部。二是基层基础扎实有效,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基层组织建设上强化政治和服务功能,主动顺应民意,办好民生事实,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福祉。三是聚才引智助推跨越发展,人才资源统筹利用好,人才支撑保障有力。人才工作上善于协调调动各方面资源,创造人才成长成才宽松环境,突出引领基层发展需要、骨干产业培育发展需要和推进重点项目需要,招引集聚人才,探索技术分红、智力入股等方式,创新利益分享联接机制,突出抓好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助推宜业宜居幸福昭化建设奋力前行。(作者: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