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县直单位职能优势,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打造全县干部职工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有效平台,计划在全县实施“牵手兴业计划”,切实提高扶贫攻坚工作实效,共同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制定发展规范。要求县直各单位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帮扶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等,逐一分析理出具体致贫原因,结合帮扶村实际条件,制订产业发展计划。采取因村制宜、因村施策,做到切实可行。截止目前,全县9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制定科学、可行、全面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
二是确保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县直单位职能优势,帮助帮扶村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种养以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光伏发电等第三产业,结合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意愿,选择有利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要求帮助帮扶村至少发展1个主导产业和2个特色产业。
三是帮扶就业创业。组织贫困家庭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让有条件的扶贫对象掌握1-2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积极为帮扶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贫困户子女转移就业;用好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支持贫困对象创业,引导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
四是明确工作职责。计划成立“牵手兴业计划”工作责任体系,明确要求县直单位主要领导牵头主抓、分管领导专职负责、第一书记具体操作,强化压力层层传导,工作责任精准落实到位,形成三级共抓、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县委计划成立5个专项督导组,不定期对县直各单位落实“牵手兴业计划”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效果明显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重视、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制定发展规范。要求县直各单位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帮扶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等,逐一分析理出具体致贫原因,结合帮扶村实际条件,制订产业发展计划。采取因村制宜、因村施策,做到切实可行。截止目前,全县9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制定科学、可行、全面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
二是确保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县直单位职能优势,帮助帮扶村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种养以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光伏发电等第三产业,结合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意愿,选择有利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要求帮助帮扶村至少发展1个主导产业和2个特色产业。
三是帮扶就业创业。组织贫困家庭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让有条件的扶贫对象掌握1-2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积极为帮扶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贫困户子女转移就业;用好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支持贫困对象创业,引导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
四是明确工作职责。计划成立“牵手兴业计划”工作责任体系,明确要求县直单位主要领导牵头主抓、分管领导专职负责、第一书记具体操作,强化压力层层传导,工作责任精准落实到位,形成三级共抓、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县委计划成立5个专项督导组,不定期对县直各单位落实“牵手兴业计划”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效果明显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重视、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