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企业发展
中共信阳市文新茶叶公司党总支
    信阳市文新茶叶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茶文化、茶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按照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契合点,锻造了一支精诚团结、勇于担当的党员队伍,先后在打造品牌、提升技术、开拓市场等方面创造出一项又一项辉煌业绩,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看得见的生产力,企业党组织真正成为把握政治方向、凝聚职工群众、助推企业发展的领导核心。
    一、抓队伍,增强凝聚力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组织就是战斗的堡垒,党员就是奋斗的旗帜。一是设岗定责。我们在公司各职能部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在专卖店、茶艺馆设立了党员柜台,每个党员职工佩戴党徽上岗,亮明身份,逐步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让党员队伍拥有荣誉感和使命感,并更好地与消费者建立起了沟通和信任,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增强。二是培养骨干。随着文新公司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便于广大党员党组织生活的顺利开展,2016年10月,经上级党组织同意,企业由党支部升格成为党总支,设立了文新茶叶公司信阳总公司党支部、郑州分公司党支部、文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增强了基层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公司大力实施“把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的“双培”工程,成功发展了一大批业务骨干为党员,70%以上的党员成长为了业务骨干,党建工作有效促进了广大职工队伍的成长成才。三是模范引领。公司的发展实践证明抓党建就是抓思想、抓引领、抓凝聚力,通过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强,公司涌现出了一批党性强、有能力、敢担当的模范队伍,公司驾驶员高爱民,作为一名司机,他牢记共产党员本色,有超强的服务意识,数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被授予浉河区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农民工称号,还有立足基地谋奉献的文新加工园厂长高训锋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司技术中心郭建锋荣获信阳市拔尖人才、信阳市劳动模范等等,他们是优秀党员的代表,也为企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和形象,极大增强了广大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二、建机制,增强向心力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是建立沟通协商机制。为了使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公司制定了支部班子和生产经营班子联席会议制度,更好地听取党员、职工对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根据公司确定的发展战略,召开党、企、工、团联席会议,确定党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确保党组织的工作“融入企业、服务发展”。近年来,党员员工积极建言献策,被公司采纳的100多条建议为企业带来了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二是建立发展党员机制。公司积极引导有进步愿望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每个茶叶基地、每个生产车间、每个专卖店都有党员,让普通员工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公司各支部和班子成员轮流当学习辅导员,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2016年初,我们提出了围绕创新抓管理、抓采购、抓生产、抓技术、抓质量、抓销售、抓客户、抓人才、抓服务、降成本“九抓一降”十个方面的创新理念,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合理布局市场分布、发力电商平台建设,成功构建了立足中原,布局全国重要大中城市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网络,实现了企业经营的转型升级,营业收入获得了喜人的突破。三是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公司定期召开“两学一做”交流学习座谈会议,要求全体党员将学习党章党规与文新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相结合,将学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与文新公司创新发展战略相结合,将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与做一名优秀的文新人相结合,充分发挥文新公司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动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强发展,增强竞争力
    多年来,公司党总支秉承“复兴名茶,回报社会”的宗旨,积极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一是方向定得准。坚持走“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五位一体”发展路子,通过党员带头、抢占市场先机、发展茶产业示范基地,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服务,实施订金提前预付、原料优价收购、年终优者返利等惠农举措,真正实现了一个合作社带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兴一项产业,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二是措施抓得实。坚持走“企业支部+农村支部”联姻发展的路子,以文新茶叶加工园为载体,与茶乡的贫困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帮扶合作协议,让党建引领发展有了方向。公司利用自已的品牌和销售网络优势,与茶农签订协议,以高出市场10%的价格收购协议户的鲜叶,白龙潭村村支书伍世军算过一笔账:原来一芽鲜叶每公斤120元,今年提高到每公斤132元,仅这一项,全村茶农增收60多万元。辐射带动了一大批茶农增收致富,有效解决了茶农种茶卖茶难的问题。三是责任扛得牢。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为希望工程、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资1000余万元,并设立了红领巾“文新奖”,连续五年每年拿出20余万元,帮助鼓励贫困地区优秀少先队员和辅导员,积极承担了龙头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