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市委常委会议室召开,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信阳英才计划”五个配套文件和《信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信阳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分工方案》等六个文件,安排部署全市人才工作有关事项。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乔新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刘国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新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建玲、副市长张明春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四位副组长出席会议。
    乔新江指出,十一个文件的出台很及时、很重要,必将为我市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市人才办要认真梳理、认真研究吸纳大家在审议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使文件更加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
    就下一阶段全市人才工作,乔新江强调,要适应新形势,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中央省委安排部署,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招才引智工作成效明显。但也要清醒看到目前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要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聚焦打造“一市一区三枢纽”、建设“五个信阳”,最大力度培育和招引人才,最大限度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赢得未来。
    要把握新要求,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服务水平。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出台的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信阳实际,推动全市人才事业创新发展。一要进一步放活人才政策机制。着力破除在人才管理、激励评价、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流动等方面的束缚,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松绑,拓展人才发展成长空间,早日让改革目标落地生根。二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实打实的政策导向,硬碰硬的工作措施,瞄准我市主导产业和未来重点发展产业,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对人才类型、结构和数量的需求,持续宣传引才理念,持续完善引才政策,持续优化引才措施,真正让信阳成为高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目的地。三要进一步提高人才使用效能。要把引进人才与全市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找准人才工作切入点,持续抓好人才工作服务载体,在经济发展主战场、改革创新最前沿、脱贫攻坚第一线聚人才、打基础、施才能、比贡献。四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服务专业化水平,将服务由低端向高端、由生活向生产转变。抓好宣传引导,注重总结推广典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重点做好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加强党对专家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要对接新任务,切实强化人才工作责任担当。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11个文件,主动对标、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指导作用、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动全市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一要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一把手”要强化责任意识,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中抓紧抓实抓好。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全市人才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市委组织部要发挥好总揽全局作用,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对照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积极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三要严格督导考评。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各单位的协调服务、跟踪检查和专项督导,要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机制,推动人才工作重大政策和重点部署的落实和落地。各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担当意识,以对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对信阳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责任尽到位、工作做到位。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建玲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她强调,要研究贯彻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统筹各方凝聚合力,齐抓共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责编 :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