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始终重视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他们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同时,及时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他们‘四融一带’探索,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体化、常态化、实效化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实践路经。”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2017年6月29日来信阳调研时对我市党建工作充分肯定。
近日,中组部《组工通讯》2017年第65期又头条刊发了我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现予以全文刊发:
河南省信阳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市委以实施“固本清源计划”为抓手,通过抓教育、抓传承、抓管理、抓示范,切实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共产党人价值观融入头脑、融入血脉、融入日常、融入家教家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
深入开展党性教育。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五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开展“学理论、强筋骨”信念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办各类培训班134期,培训2.1万余人次。开展“诵誓词、强党性”仪式教育,要求党员在召开党内重要会议、进行党内集中活动、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等重要场合,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提醒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知规矩、守底线”纪律教育,先后组织12万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党规党纪知识测试,举办廉政党课264场次。开展“讲道德、重修养”品行教育,举办“道德讲堂”3100多场次,广泛宣传“全国道德模范”许光等先进人物事迹。开展“树标杆、争先进”典型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廖俊波、黄大年等先进人物学习,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信阳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黄久生等身边榜样学习,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充分汲取红色滋养。发挥红色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打造箭厂河列宁小学旧址、“红田惨案”遗址、鄂豫边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12个现场体验点,形成“走读大别山”红色文化体验线路,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感染力。建设大别山干部学院、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特色党性教育阵地,依托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信阳图书馆等设置主题展馆和“红廉文化苑”,在信阳党员教育服务网、“信阳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红旗颂”“先锋谱”“进行曲”栏目,加强革命文化和廉政文化传播传承。制作《信念的力量》《红色大别山》等革命主题影视和歌舞节目,编著《大别山革命简史》《固本清源》等红色读物,用优秀文化作品滋润党员干部心田。整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举办“家风的力量”系列展览,组织开展家风宣讲,引导党员干部用纯正家风涵养为政做人品格。
始终贯穿从严要求。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推动形成自觉做、从严管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氛围。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和规范党的组织生活的实施意见》,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着力解决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问题。完善干部实绩综合考核和日常管理监督体系,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干部管理监督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激励广大干部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党委巡察机构及重点工作联合督察办作用,健全集中督察、举报受理、会商研判、问责追责、通报曝光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内不良风气的监督执纪问责。
牢牢抓住“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担当,特别是在选人用人中严把政治关,对政治上有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真正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对接重点发展领域和产业要求,精准实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今年已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打赢脱贫攻坚战、金融服务与创新管理等专题,培训领导干部683人。深入开展“争先进、比贡献”活动,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重大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中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争先创优,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激发出的正能量转化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