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9月8日上午,市委组织部迎来了2018年第四期读书论坛暨家庭读书会。按照信阳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四融一带”中“抓延伸,让党内政治文化融入家庭”的要求,本次读书论坛创新形式,邀请了部机关部分同志的家属参加。本次论坛选取的是三联书店出版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由梁志宏副部长主持。
       厉励:身处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自觉的读书学习尤显珍贵。读书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与厚度。与书为友吧,因为你所读的每一本书,都藏在你的气质里,终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
       陈璟(潘明鑫家属,信阳农林学院教师):作为母亲、作为教师,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深受启迪,我将始终保持对知识的向往和敬畏,引导孩子、学生怀抱一颗求知的赤子之心,树立终身学习目标,以知识为工具、武器,成为知识渊博、独立思考、有益于社会的人。
       左明: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从这本书中能读到一代伟人终其一生的学习精神和读书志趣,能看到一代领袖读书的视野、格局和魄力,能学到读书是终身的习惯。越是面对困难,越要靠读书长精神,长才干,长方法,长实践。
       杨宇晨(董磊女儿,信阳市三小六年级学生):我喜欢读书,更喜欢和妈妈一起读书。读书让我进步,读书让我成长,抽出时间多读书,会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基础。
       史谡铭:《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为我们真实还原了毛泽东坚持一生的读书爱好,对我们当下的读书工作生活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尽力解决读书的功利、庸俗、单一、碎片和孤立等问题。
       邓艳(翁浩家属,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细细品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其中闪耀的智慧光芒,仍然激励着我们勤于读书、勇于探索,指引我们增强砥砺前行的勇气和能力,于花繁柳茂处拨得开、于风狂雨骤中立得定,做一名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余强: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学习《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本书,就是要学习毛泽东这种“带着问题读书”“为了解决问题而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在平时的读书学习和工作中做到“三问”。一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要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二问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要把这本书读薄;三问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与我们的实践相比到底对不对,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带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去读书。
       曹云帆(吕晓玲家属,市人大常委会《人大工作》编辑部副主任):持之以恒。读书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他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又说,“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不论是战争期间,还是和平时期外出考察,都始终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张卓然(张磊女儿,羊山外国语小学五年级学生):心有多高,就能飞多高,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的志向在哪里,位置就在哪里。努力决定你的高度,高度决定你的人生。
       李锋:读书可以明方向,长本领,要树立读书是一种休息的观点,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让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才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齐军:读书应坚持,坚持有选择性地读书,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增加生活阅历,创造性地读书。
       陈瑶(陈爽女儿、市编办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古人说开卷有益,读书益志,读书强能,所以选择读书,就是选择了进步。重学好读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屈子娟:读书要有法;读书要入心;读书要有恒。如果说人生是支箭,那么阅读就是把弓,要把箭射出去得有弓;要把箭射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这把弓得很强劲。阅读的精妙就在于,它在无形中为我们积累力量,塑造着我们的品格,指引我们的方向。
       李立平:毛泽东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他认为,社会和自然是一所大学校,读无字之书就是要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拓宽视野、把握规律、提升境界。
       张玲(徐振中家属,潢川县江家集镇政府公务员):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要发扬读书的优良传统,把读书当做立德之本、立业之基、立家之道,培养读书习惯,端正读书态度,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

       梁志宏副部长对同志们及家属的发言一一点评。

       赵建玲部长对读书论坛形式创新表示肯定,对组工干部家属表示欢迎和感谢,强调家庭读书会是“固本清源”计划中让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融入家庭的有益探索,需要长期坚持。

       赵建玲指出,下一步,读书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是读书要成为内生需要。读书是立志的需要,立雄心壮志才有出彩人生;是本领的需要,人生不同阶段都能为社会做贡献需要增强本领;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子女、和谐家庭、塑造家风都需要读书。

       二是读书要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读书是要解决我们这个积弱积贫的国家如何站起来的问题,找到救国救民的办法,周恩来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书中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三是读书要与时俱进。既读原有的书,也读引领的书、发展的书,在数字经济引领的信息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就应该将读书与时代紧密结合。大数据时代,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否则就无法在经济战场一线发现干部、使用干部,促进当地经济腾飞。

       四是读书要讲究方法。这本书介绍了很多毛泽东的读书方法,比如培养习惯时一起读、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要有所侧重、温故而知新。

       五是读书要系统化。今后要分类、分专题、分阶段,使读书更加系统化,把一个方面的知识学深学透。赵建玲最后号召大家一起读书,让读书成为终身的习惯,让读书引领大家成为翱翔蓝天的雄鹰,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