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感

市委组织部部务会
 

  在部务会“第一议题”上,我们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总书记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了关键所在。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组织部门责无旁贷,结合学习,总体有以下三点感悟:

  要坚定自信,当好制度的尊崇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拍脑袋臆想出来的,而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干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有力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真正管用、真正有效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实践证明,尊崇制度权威、坚定制度自信,既是实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也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应对风险挑战、带领群众接续奋斗的必然需要。制度自信不会自发产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将制度自信教育与党员干部教育结合起来,纳入党员干部培训课程,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信心决心,将对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扎根于内心深处,引领全党全社会形成坚定自信、尊崇制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要增强自觉,当好制度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制度是硬约束不是橡皮筋,自觉维护制度权威,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千方百计钻空子、打擦边球,久而久之,制度就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制定修订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组工作条例、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等 190 多部文件,搭建起党内法规制度的“四梁八柱”,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夯实了制度之基,需要我们自觉维护。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相关制度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制度的刚性约束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认同和内心自觉,充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贡献大小,都要做到在制度之内,而不是在制度之外,更不是在制度之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

  要强化落实,当好制度的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锁在抽屉里,就会形同虚设,其优越性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就无法转化为实际的治理效能。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相关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工作的灵魂和支点,需要我们认真执行、坚决落实。作为组织部门,一方面要强化制度执行,把制度执行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狠抓各项制度落实的能力水平,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