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种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感

市委组织部部务会
 

  在部务会“第一议题”上,我们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讲话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精辟概括,并对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提出了明确要求。“三种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三者之间既有共性关联,又有特色区别;既有传统含义,又有时代要求,对于我们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大力弘扬践行“三种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结合学习,总体有以下三点感悟:

  一要对标看齐,用劳模精神激励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榜样总是和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在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群星璀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从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献出生命的“铁人”王进喜,到让中国人端稳饭碗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劳动模范们始终源源不断地为新中国发展建设注入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就要发挥榜样的表率示范作用来引领风尚、凝聚力量。作为组织部门,要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营造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对标看齐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主人翁姿态推动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要矢志奉献,靠劳动精神成就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伟大与平凡之间并没有严苛界限,执着于奉献和奋斗的人一定会在历史中留下辉煌的一笔。接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逆行而上的医务人员,有常年奔走在精准扶贫路上的基层工作者,有埋首科研不断突破的专家学者,还有厨师长、引航员、农场主,等等,他们虽然只是普通群众中的一员,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以爱岗敬业、拼搏奋斗、果敢担当的精神诠释了劳动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迫切需要我们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作为组织部门,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新时代合力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三要精益求精,以工匠精神追求卓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制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做优质量,铸造品牌,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组织部门作为党管人才的职能部门,要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