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淮滨县围绕构建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注重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从四个方面着手,组织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与分类定级“定位”较好以下的229个行政村党组织结成联建对子,实施“晋级达标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构建支撑点,分类定级动真格。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为提升、转换、整顿夯实基础,采取“基层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委(工委)评定”的程序开展分类定级工作,县委成立5个督查指导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翻阅资料等形式,巡回指导分类定级工作,切实把全县基层党组织的真实情况摸透,问题找准,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了。在此基础上,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不同行业类别的党组织现状,对全县849个基层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并按照一个支部、一套整改方案、一名整改责任人“三个一”的要求,逐支部建立了整改台帐。

选准切入点,找准症结巧施治。组织力量,深入各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了解村情民意,找准定位“较好”以下行政村党组织提升、转换、整顿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有效发挥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机关事业党组织的作用,对症下药、分类施治突出问题,实现普遍晋位升级,对“两委”关系不健全、党务管理混乱的村,组织熟悉党建工作的县委工作部门与其结对共建,选强配齐“两委”班子,狠抓党员干部的思想整顿;对经济基础薄弱、活动场所不健全的村,组织有经济基础、项目资源的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帮助新建、改建活动场所,并按照“一村一业”要求,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有财务纠纷、信访问题突出的村,组织公安、信访、审计等部门入村,积极畅通信访渠道,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

突出着力点,规范方式重实效。为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取得实际效果,按照整体联动、适宜适度和相互促进的原则,严格规范了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方式。活动开展以来,即通过组织生活“共过”,参与联建的县直单位基层党支部举办“党课进村”335次,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197次,起到了共同提高思想素质的目标;通过活动阵地“联建”,利用机关事业活动阵地,作形势报告和科普讲座286场次,培训党员群众5600多人次。在机关事业党组织支持下,10个活动场所面积小于90的村启动了活动阵地改建工程;通过发展思路“联谋”,机关党组织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提供科技信息97条,引进致富项目67个;通过创先争优“联促”,结合农村实际,设置扶贫帮困、科技推广、民事调解和移风易俗等先锋岗位,引领农村、机关党员一道,共同认岗领责,围绕各自“先锋岗”发挥作用,齐头并进,激发了机关和农村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