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立足党员服务中心这一阵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着力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效,形成了以活动促党建,以党建助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夯实平台打基础,完善党建服务职能。一是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把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安排专人负责党员服务中心具体工作,各党员服务中心均设立了党员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教育培训室、阅览室、谈心室等,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提供了学习培训和文娱活动的场所。二是完善服务功能。将为基层党员群众提供咨询、培训、指导、协调、帮扶等综合服务作为主要内容,开展组织关系接转、党内资料查询、党务政策咨询、求助热线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安全教育、困难扶助服务等服务项目,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拓宽服务对象。不断拓展服务对象,进一步延伸到“两新”组织和人民群众,使中心真正成为群众共同的家。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36期,村干部培训班69期,农村实用人才培训56场次,专题讲座39场(次),参训党员、群众32000多人次。
二、优化程序贴民心,提升党建服务质量。一是畅通服务渠道。开通了“三来一上”申请服务渠道,即群众通过来访、来电、来信、上网(登录党建网申请服务)四种方式与中心沟通,根据党员群众需要制定服务菜单,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二是规范服务流程。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事事快办”的原则,对即时可办的事项,当场予以答复、办理;需转交某个部门办理的,在第一时间送达到相应部门解决;需几个部门联办或上级部门协办的,及时转交相应部门办理,并在3天内答复。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了《党员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工作制度,规定中心服务工作人员对每一名党员群众所提问题采取一站式服务。全县各服务中心共接待党员群众咨询25300多人次,发放各类医疗、卫生、安全等宣传资料60000多份,解决疑难问题5800余件。
三、创新机制抓载体,扩大党建服务成效。通过创新党员志愿者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构筑为民服务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全面服务分类机制。在农村在职党员中开展“为了家乡更美好,为了人民更幸福”主题实践活动;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五必访”活动,做到离退休党员有困难必访、重大节日必访、患病期间必访、思想有困惑必访、新领导到任必访;在下岗失业党员中开展“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的“双带”活动;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了为流动党员订一份党报、开展一次家访慰问活动、寄一张贺卡、发一条短信、打一个电话、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的“六个一”活动。二是构建城乡互助服务体系。开展了“党员奉献日”、“党员义工进农村服务”、“扶贫帮困,温暖民心”活动等系列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慰问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众送去党的关怀。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主题服务活动368次,慰问生活困难党员280余人次,救助特困和弱势群体3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