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按照区域统筹理念,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实现了组织效能发挥最大化和工作力量配备最强化。
       一、整合优势资源,让党建工作在非公企业中“有阵地”。统筹整合全县各非公企业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网、党建示范点等各项党建资源,在3个工业园区、巨力公司等20个非公企业中建设“党群之家”23个,实现了组织共建、人才共用、资源共享、利益共赢,促使党建工作区域化管理向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今年3月,县直工委利用羚锐公司优越的党建阵地,组织位于羚锐工业园区内的绿达保健品公司、生物制药公司协同开展了“我快乐、我奉献”春季运动会,实现了企业党建资源共享共用,激发了企业员工活力。
      二、强化绩效考评,让党的组织在非公企业中“有影响”。制定《新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考评细则》,把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列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是否支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作为企业主参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要条件。2011年“七一”表彰,昆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党组织被县委表彰为“五好”非公企业党支部,羚锐公司党委被市委表彰为“五好”企业党组织,新林公司被省委表彰为“五好”企业党组织。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共有40人分别担任县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三、强化激励保障,让党员队伍在非公企业中“有位置”。出台《新县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权益保障暂行办法》,对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任职做出规定,党组织书记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享受所在企业或部门(班组)副职以上待遇,办理医疗、养老等保险;企业不得随意辞退党组织书记,如要辞退,应征得上级党组织同意。激励保障措施的出台,解除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后顾之忧,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