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伊始,信阳市工商局为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精心组织开展了农资市场“打假冒、保春耕”利剑行动,以“四抓”为突破口,强力整治坑农、害农、损农的违法行为,全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双增目标的实现,充分展示了红盾护农情怀,真正做到了“创争”惠及民生,让广大农民兄弟真正享受到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活动成果。
一、抓认识,强化执法为民情怀。一是组织学习,吃透精神,把系统的思想统一到中央1号文件上来,形成共识;二是拉网清理,排查问题,让系统各级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要求;三是现场说法,典型教育,用身边典型案例教育各级监管人员,强化责任。
二、抓协调,把责任链化为为民合力。开展“打假冒、保春耕”利剑行动,必须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对上,我们主动汇报,积极争取,把农资市场监管变成政府行为。对下,成立了以市局、县(分)局、辖区工商所三级农资打假“红盾护农”领导小组,形成了三级监管网络。
三、抓宣传,形成浓厚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氛围。市局、各县(分)局多次召开农资经营户动员会和座谈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市县主流媒体参与举办 “打假冒、保春耕 ”利剑行动启动仪式;开展“红盾护农,维权到田间”送法下乡宣传活动,向农民展示坑农害农的假冒伪劣产品实物或样品,帮助农民提高识假辨假的能力。
四、抓试点,树立为民服务标杆。市局选择基础条件好、工作成效较为突出的息县、罗山县进行了试点。通过试点,摸索总结出了:辖区情况清楚,登记管理到位;经营情况清楚,服务指导到位;工作标准清楚,监督管理到位,举报网络清楚,执法工作到位“四清楚、四到位”的好做法,并在全市系统推广,产生了示范效应,为全市系统树立起了尽责无私为民,履职创先争优的标杆。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46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68台(次),印发宣传资料5400份,检查农资经营企业(商户)1764户(次),取缔非法经营89户,捣毁制假窝点2个,查处非法经营农资案件51起,收缴伪劣种子160公斤,化肥38吨,农药400公斤。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保护了春耕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