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党委、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市委各督导组,市各人民团体、各行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指导)小组:
    现将《信阳市2011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总结经验,突出重点,抓好落实,推进全市2012年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中共信阳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2012年2月17日
 
信阳市2011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工作总结
 
            2011年,在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做推动科学发展的先锋队,当建设魅力信阳的排头兵”这一主题,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个表率”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整个活动开展实现了扎实推进,呈现了良好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营造了良好氛围。
一、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构建了活动机制
(一)抓保障,健全领导责任机制。一年来,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按照上级要求,抓组织领导,抓引领带动,抓部署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全市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全市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书记抓、抓书记”体制,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参与指导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了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和领导点评制度,全市共建立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点1300余个,其他党员干部联系点1万余个。各级领导带头对创先争优活动作出批示,带头到联系点指导点评。2011年,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先后下基层调研14.8万余人次,与广大党员和群众谈心16.5万余人次,帮助基层解决发展难题1.3万余个,化解矛盾1.4万余件。
   (二)抓行业,完善分类指导机制。针对基层党组织类型多、情况差异大的实际,为促进活动的平衡发展和整体推进,市各人民团体、各行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指导)小组结合行业特色制定和完善了指导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分类指导。市非公有制经济指导组提出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开展活动”的指导性意见。市直机关指导组多次到市直部门开展指导检查。市教育系统指导组实施机关干部包“校”指导制度;市新社会组织指导组负责同志每月到联系点召开一次座谈会;市律师协会、市会计师协会指导组分别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四次;市国企指导组在国有企业中组织开展争创“四强四优”党员活动;卫生系统指导组指导基层医疗单位争创“人民满意医院”、争做“人民满意医生”;市总工会开展了“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承诺践诺活动;团市委开展了“党团共建创先争,优秀青年文明号巡礼”活动;市妇联开展了“双廉双贷工程”活动。各人民团体、各行业领导(指导)小组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抓落实,建立督导检查机制。2011年4月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五个督导组,由正、副处级干部任组长和副组长,市委创先办工作人员为成员分组全程参与督导。市委创先办下发了《督导工作方案》、明确了督导组工作职责,建立了督导工作制度。要求各督导组每月必须定期深入各单位开展检查指导,总结经验做法,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和市委的要求落到实处。五个督导组通过调研、走访、询问、暗查、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灵活多样的督导形式,深入到全市各基层单位认真开展指导检查,先后召开座谈会、测评会330多场次,深入基层单位和窗口服务单位走访、检查210余次,有力地推进了活动的开展。新县、浉河区、罗山县、固始县等县区也都成立了由正科级干部或部门负责人任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督导组,确保了活动质量。
(四)抓氛围,强化舆论宣传机制。进一步完善宣传工作机制,市委创先办始终坚持“宣传教育不放松、广造声势不放松、总结提升不放松”,精心制定了《信阳市创先争优活动宣传工作方案》,下发了《宣传工作要点》,建立了宣传联络员制度和宣传通报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了信阳广播电台、信阳电视台、信阳日报,信阳党建网、信阳人民政府公众网、移动通信手机信息、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等平台的作用,营造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活动氛围。同时注重在中央、省活动办简报、全国主流媒体和网络宣传我市的经验,2011年,市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共编发简报102期,中央活动办刊发我市典型经验3次、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先后52次介绍信阳的做法。全市各级活动办全年在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网络)刊发、播报信息、专题等2600余条次。各县区各单位灵活宣传形式,在公路沿线、高速路口和城区重要位置设置大型宣传标语牌,积极营造氛围。南湾管理区、市审计局、市移动公司、市工商局、市邮政储蓄银行在服务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电子宣传屏幕等;信阳供电公司、信阳医药集团、浉河区同仁制药厂等企业把“创先争优”的标语、口号挂在车间,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彰显了活动特色
   (一)突出重点任务,把握关键抓活动。一是推进“公开承诺”。2011年度,各县区各单位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继续认真推进公开承诺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按照规定的步骤,做到“拟诺、定诺、承诺、示诺、践诺、督诺、评诺”,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切实完成了2011年各项承诺事项的落实兑现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还普遍建立了公开承诺督导制度、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台账制度和销号制度,把承诺事项落实情况与单位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相挂钩。新县以“比实绩、比亮点、比先进”为主要内容,制定出台了“一诺三比”活动方案,承诺践诺受到群众好评。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作出承诺80万余,其中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承诺并兑现事项2830条。二是抓好“领导点评”。我们把领导点评做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力抓手,在领导点评中坚持“一二三四五”原则,确保点评效果。把握一个关键:即“找差距,查不足,争先进,促发展”。突出两个重点就是:以“各级党组织书记点评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点评党员个人”为重点。搭建三个平台就是:实行“网上点评”、“电话点评”、“短信点评”三种载体和形式。注重四个结合:即领导点评与工作大局相结合,与本职岗位相结合,与实现个人成长与事业协调发展相结合,与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提升素质相结合。确保五个到位:即做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努力方向”等五个方面说清评透,实事求是,点评到位。在整个点评活动中,全市共填写《基层党组织(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登记表》28万余份,完成了对11000多个基层党支部的点评,点评党员干部逾30万人。三是开展“群众评议”。我们把抓好群众评议工作作为落实各项承诺的重要手段,突出评议工作的操作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在评议方法上,采取党组织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党组织等上下互评的方式,运用交流座谈、满意度测评、互联网、电话、短信平台等评议方式组织党员群众评议,并将评议结果通过适当形式向群众公开,确保评议全面准确。在评议内容上做到“六评”,即评主要年度工作目标完成的好不好;评创先争优活动推进的深不深;评班子建设力不力;评公开承诺兑现实不实;评其它任务落实快不快;评群众对窗口单位服务满不满意。坚持评前调研、评中指导、评后整改。对群众评议不满意的,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开展“补课”活动,做到边评议、边整改、边提高,点评一件、登记一件、完成一件、销号一件。2011年,全市共分发群众评议表30多万份,全市共开展领导点评活动12000余次,召开座谈会、评议会14860余场次,发送工作短信163870条,征求群众评议意见23663条,整改事项达8600余个。在群众评议中基本做到支部、党员全覆盖,群众参与率80%以上。评议结果显示对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的总体评价满意率达99%。四是突出“典型选树”。一年来,我们通过扎实开展向杨善洲、李林森同志和各类典型学习活动,开展各级各类先进典型挖掘选树活动,各级党组织进一步营造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争创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生动局面。市委创先办被省委评为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罗山县、新县、浉河区被省委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单位。有1个基层党组织受到中央表彰,171个基层党组织和203名党员干部分别受到省委和市委表彰,22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全省创先争优流动红旗,21名党员被授予全省创先争优“党员之星”。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邓凯专门对我市选树的个人典型——淮滨农场党委书记孙立军、固始县群工部部长齐云涛的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通过开展“夺旗争星”活动、创先争优示范点争创活动,评选出了市级“创先争优示范点”50个、“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60个、“党员之星”50名,评选出县级以上“流动红旗党组织”800多个、“党员之星”900多名。全市共选树县级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870多个、优秀党员典型1866名。涌现出了光山县上官岗村党总支、罗山县彭新镇仁和村党支部书记陈杰、浉河区环宇内衣厂厂长赵鑫荣、南湾实验林场护林员罗有贵、平桥区王岗乡电工朱海兵、息县东岳法庭庭长姜辉等一批先进典型。潢川县在活动中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先后创建了10个县级创先争优示范点单位,组织观摩学习,并对落后单位进行通报。市教育局先后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巡讲会4次。全市今年共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学习会、表彰会1260余场次,起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二)立足夯实基础,打造亮点抓活动。各地、各单位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地域特点,立足实践创新,精心设计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使创先争优活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使基层党组织更有活力、更有战斗力。针对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派机关干部到“双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建立农村“六大员”工作制度,对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深化“三级联创”,深入开展“三大工程”活动,推动了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村级组织建设。我们在流动党员中开展的“四强五带头”活动受到中央创先办和省委创先办的肯定。我们认真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活动,全面推进了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不断创新发展党的组织体系,使党的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各县区也都有许多创新的载体和做法,活动开展的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如罗山县在深化拓展农村党员“争员竞星”活动的基础上,在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五联双评双创”活动;新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开展了“争当红城先锋,建设文明幸福新县”主题活动;息县开展“党旗在试验区高高飘扬”主题活动;南湾水管局以“创建全国一流水库”为主题,加强水库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水库管理水平。平桥区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中开展了“三抓三确保”活动;商城县在全县开展了以“学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学先进,提升工作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提”活动;羊山新区组织各级党组织开展了“四比四赛”活动;光山县广泛开展“三亮三创三评”活动,全面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浉河区百佳商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创先争优等活动;淮滨县实施“堡垒工程”、“先锋工程”、“保障工程”,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固始县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争做创业发展先锋、爱岗敬业先锋、诚信自律先锋、促进和谐先锋、奉献爱心先锋等“五个先锋”活动;潢川县大力实施干部形象提升工程、固本强基工程、人才回归工程、学习创新工程、反腐倡廉工程等“五大工程”。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党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三)丰富活动内容,依托载体抓活动。一是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推动全市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扎实开展,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热情,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我们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中开展了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纪念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党在我心中”征文、党史知识竞赛、重走红军路、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走访慰问老党员老红军等六项活动,掀起了庆祝建党90周年的高潮,全市1万多个基层党支部和20余万名党员参加了各类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二是扎实开展“红七月,干实事”活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2011年7月份以来,按照《中共信阳市委关于在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精神扎实开展“红七月、干实事”活动的通知》要求,我们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要求为立足点,以全市重点工作为切入点,以解决民生民计为着力点,认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七月、干实事”活动,在重点工作、改善民生、创先争优、和谐稳定、城市创建等方面,干成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的实事好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扩大了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在活动中,全市广大共产党员每人至少办了一件实事,大到引进上千万的资金项目,小到清扫几百米的街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据统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共集中梳理了15类共8900多条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其中95%以上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全市各级党组织共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基层党员素质提升班、党员干部集训班等360余次,培训党员123600余人次,其中各级领导干部1800余人。开展集中走访慰问活动3000余人次,捐助资金和物品价值60余万元,为广大群众和社会共办理好事实事40余万件。三是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有效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市委创先办制定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把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做为创先争优的一项日常活动来抓。活动开展以来,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全市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044个,有51075名党员参加了志愿者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56788个,为群众和社会做好事、办实事36707件,活动直接惠及群众394624人。市工商局开展了“送温暖、送关爱”情暖孤残儿童主题活动,为市儿童福利院儿童赠送了2万多元的款物。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加深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是认真开展“下基层大走访”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好地围绕中心、推进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努力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市委创先办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以“下基层、转作风、问民计、暖民心、促和谐、谋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为保障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市委创先办下发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的通知》。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访民情、问民生、解民难、办民事,使“下基层大走访”活动深入民心。市移动公司开展“下基层、走乡厅”活动,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解决涉及偏远山区群众生活的基层站点困难40余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4410名党员干部参加“下基层大走访”活动,走访村、企业126415人次,走访群众263250人次,撰写调研材料11502份,解决问题4471件,征求意见75284条,慰问群众279350人次。
三、结合实际,务求实效,扩大了活动成果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下,我市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工作大局,务求实践效果,初步实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发展水平得到新提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结合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活动的具体内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查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的问题,并进行积极整改落实。通过抓活动,积极解决发展中的思想问题、水平问题、质量问题。今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党委领导班子通过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落实“两个转变”相结合,共查找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民情的问题5000多个,并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积极整改,着力解决,使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2011年,我市生产总值达1302亿元,同比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0亿元,同比增长21.4%,固定资产总投资1042亿元,同比增长23.6%。
(二)各项中心工作实现新突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紧扣全市的工作大局,丰富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创新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围绕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六城联创、大招商、县域经济发展、市县乡党委换届等中心工作,引入创先争优机制,发挥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全市的中心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注入了动力与生机。如平桥区围绕全市活动主题,在完成重点任务上创先进、在破解发展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争优秀,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推动“精彩平桥”建设的强劲动力。
(三)基层组织建设展现新气象。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了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党员发展、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选派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等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深化了基层党建“三大工程”,认真落实“一定三有”、“三有一化”、“四强四优”等有关要求,全面推进农村、企业、街道社区和机关、学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强化了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更有活力、更有战斗力,全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四)生活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全市农村、城市发展一年一个新面貌。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六城联创”成果丰硕,干部作风建设形成良性机制。我市连续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休闲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殊荣,三次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市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党群干群关系展现新气象。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用电难等民生问题,推进新农合和新农保等惠民工程,使农民得到切身的实惠,这些为民服务的举措使群众享受到了创先争优的成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组织引导广大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群众的欢迎,提升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一年来,我市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市委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活动开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整体推进不平衡、不协调,个别地方和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抓的不紧,存在应付现象,有的开展活动与推动工作结合不紧、办法不够多、载体不够活、氛围不够浓;有的措施不具体、不务实、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有的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调研较少,一些党员干部出现松懈思想,宣传力度、氛围营造有待进一步强化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2011年,创先争优工作成绩喜人,2012年,创先争优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新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将紧紧围绕市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方式,深入开展好2012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