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的源汇模式
□本报记者郭海方本报通讯员姜科峰前言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坚持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相统一,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党的要求和服务群众的需要”。为推动基层党建虚功实做,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年来,漯河市源汇区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走出了一条“以智慧党建统筹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基层党建的“源汇模式”值得研读。
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重经济、轻党建,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弱化”、党员先锋意识“淡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等问题。如何化虚为实,虚功实做?怎样才能更好聚拢党员,调动基层党员积极性,进而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源汇区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统揽,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为主线,以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党建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走出了一条以智慧党建统筹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我们通过信息化、项目化、制度化等方式,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就是要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党的要求和服务群众的需要,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源汇区委书记徐汇川说。
“家在社区、服务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让党旗在社区飘了起来
11月10日早上不到8点钟,源汇区老街街道党员干部张会军就穿上红马甲,在自己居住的位于受降路社区的滨河春天小区,和其他20多名志愿者一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有的整理小区内的卫生死角,有的更新宣传栏的创建内容、有的深入居民家中为群众讲解文明知识……
每月10日是源汇区农村、社区党组织“主题党日”,仅仅这一天,源汇区就有近千名党员志愿者,深入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开展“家在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11月12日,是周六,早上还不到8点钟,建设路社区的锦辉花园就集聚了20多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也不是外人,全部是本小区的居民,而且大部分都是居住在本小区的党员。
“社区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党员开展一次活动。”锦辉花园小区居民何顺喜说,“小区居民在党员的影响和带领下,都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大家齐心协力把环境整治好了,我们在这里居住,生活也就更舒心了。”
随着城市社区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重心逐步向社区转移,许多“单位人”正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如何发挥党员在社区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2012年起,源汇区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党员管理服务新模式,率先在全市启动了以“双管双亮双创”为主要内容“家在社区”党员先锋行动,号召居住在社区的全体党员,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无论单位在哪,8小时之外都要接受社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主动向居民群众亮明身份、亮出承诺。社区在党员家门口粘贴了“党员家庭”标识,开设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环境卫生、医疗保障、民调帮教等特色先锋岗位,由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认领服务岗位。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理念和行动很快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同和支持。党员们纷纷亮明身份,在节假日参加各类特色服务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全区共有5000多名社区党员主动亮明了身份,认领了岗位,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广大社区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诺言,党员身影在社区‘动’起来,党的旗帜在社区‘飘’起来,党员形象在社区‘亮’起来,邻里关系在社区‘热’起来,激发了社区党建新活力,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源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齐春枝说。目前,全区78个党员志愿服务团,15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全区的大街小巷,“源汇红马甲”志愿服务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围绕深化拓展“家在社区”党员先锋行动,该区立足实际,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系,全面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确保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构建了区域化社区党建大格局;全面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社区“有地议事”;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街道机关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开展工作,每个社区工作人员达8人以上,进一步充实社区工作力量,确保社区“有人办事”;创新推行“1+5+6+N”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实现社区服务精细化;将社区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工作投入,确保社区“有钱办事”,有力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互联网+党建”,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精细化
“请积极组织单位党员在金水河客户端参加‘两学一做’网上知识竞赛,并统计本单位参加三次答题并成功提交的党员姓名,报党教中心邮箱。”这是近日“源汇·社区e家”微信群中源汇区党教中心主任王文竹发的信息。
一条信息发出去,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人员都能看到。创建“源汇·社区e家”微信群的王文竹说:“通过这个微信群,我将全区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干部汇集在一起,现在大家交流起工作来真的很方便。”
通过互联网开展“微党课”“微交流”,是源汇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目前,源汇区基层党建工作建立了“源汇·社区e家”“源汇组织工作”等多个微信群和“源汇电教”公众号,作为各级党员干部“零距离”沟通交流、“点对点”学习教育的工作平台,通过工作网上安排部署,网上督导推进、网上交流经验,网上领导点评,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
“微党课”“微交流”毕竟属于“小智慧”。在源汇区,一个“互联网+党建”的大的智慧党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正在加紧全面构建。为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以来,源汇区在试点成熟的基础上,开发制作了全区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系统下设指挥中心、基础数据、党群组织、服务办事、视频监控、民情日记、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8个功能模块,建成了区、街道两级指挥中心。目前,全区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已基本建成,一期工程共设置了全区29个职能部门114项具体工作,排查录入各类基础数据信息20余万条,各类工作动态近5000条,初步实现各项基础数据随时查阅、工作动态随时掌握、任务指令随时下达、工作轨迹随时记录,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数据信息随时查阅。网格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登录信息服务平台,可随时随地准确查阅社区内企业商户、居民家庭、人员类别、基础设施等情况,成为社区工作人员手中的活户籍、活地图、活档案。工作动态随时掌握。网格工作人员利用手机终端,把深入网格一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实时上传至系统平台,可以使街道随时掌握每个社区的工作动态。任务指令随时下达。利用平台视频监控和指挥中心系统,对社区突发事件及时分解处理,使管理服务更加快速高效。工作轨迹随时记录。对工作过程实行轨迹管理,利用手机GPS定位系统,对每名社区工作人员实行实时轨迹监控,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开通网上“民情日记”,建立电子工作档案,街道班子成员每天点评,形成踏踏实实干事、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借助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优势,源汇区全面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按照“地域相邻、规模相当、便于管理”原则,根据社区地域、楼院分布等情况,源汇区重新规范划分社区网格,将19个社区划分为78个网格,在网格上成立党小组或小区党支部。在网格内明确了网格长、网格管理员、社区监督员和小区调解员等一批公益服务人员,负责网格内基础信息采集、开展便民服务、排查化解矛盾、收集社情民意。同时,在网格内吸收热心社区建设、关心社区事务、具有一定管理服务能力的社区党员居民担任楼长或片长,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为支撑、党员楼栋(片)长为骨干的三级社区组织管理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源汇区的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将于2017年延伸推广到农村,开通职能部门接口,设置政务服务网、OA办公自动化、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税源建设、应急管理等功能模块,开通微信服务、开发掌上网格APP等拓展功能;2018年将对系统功能进行升级和拓展,将全区智慧党建、视频监控、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督导问效等各项工作建成一个“大数据库”,将区直有关职能部门各项管理服务纳入到信息化平台这个“大篮子”,统一进行管理调度,实现人口基础信息全涉及、社会管理信息全囊括、视频监控信息全覆盖;最终做到“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网格化管理),中间有网(互联网)”,实现智慧党建和数字城市的有机统一。
源汇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凯杰认为,智慧党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便捷化和规范化水平,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为民谋福的“民生网”、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形成了以智慧党建统筹引领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以项目化为抓手,以制度化为保障,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落在实处
在源汇区采访,记者发现,区委不仅成立了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而且聚焦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成立了基层基础工作、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等两个党建工作指挥部,将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抓落实、抓推进,并将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作为全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作为书记工程,由区委书记牵头亲自抓。
“区委始终牢固树立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不仅建立了常委会定期听取和研究党建工作制度,每季度听取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专题汇报,还着力推行党建项目化管理、制度化保障,保证了基层党建工作落在实处。”齐春枝说。
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落实,该区坚持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项目管理,把各项党建工作目标分解为不同类型的党建工作项目,制订出台了《2016年党建工作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将全年党建工作细化为8大类、46项具体任务,明确了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重点项目12个,实现了党建工作项目化、工作项目清单化,形成日常工作规范化、亮点工作创特色、整体工作上水平的新局面。
同时,源汇区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社区、村级组织运转工作经费,村、社区干部工作报酬,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入、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党建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区、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联考联评制度,坚持每年层层组织开展党建专项述职考评。制定了《基层党建考核评分细则》,把基层党建工作考评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督导问效机制,成立了督导问效指挥部,定期对党建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以智慧党建统筹引领社会治理,源汇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今年前三季度,源汇区生产总值96.7亿元,增速9.3%;固定资产投资80.4亿元,增速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亿元,增速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48.80元,增速7.2%,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综合评价排序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