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店乡探索“党建+产业扶贫”路子
南向店乡位于光山县西南部,乡境内北部为浅山丘陵区,南部和西部为山区,地势起伏,地形多样,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科学决策,选准中药材种植扶贫产业,提出了“人均一亩药,脱贫奔小康”的目标:第一步以点带面,实现了2016年贫困人口2923人“人均一亩药”;第二步进一步扩大规模,实现2017年全乡1万人“人均一亩药”;第三步用3—5年时间,实现全乡4万人“人均一亩药”。以淮河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模板,把中药材产业化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扩容放大,辐射全乡。鼓励发展中药材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带动全乡中药材种植,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构建“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促脱贫的格局。南向店乡按照“资源整合、支部联建、产业互融、服务共享、同奔小康”的思路,以基层党建添动能,以产业创新为抓手,以精准脱贫为目标,努力探索“党建+产业扶贫”的致富之路。乡党委坚持在思想上引领、政策上扶持、信息上共享,实现中药村种植技术有保障、产品销售有市场,打造中药材龙头企业。培养发展光山县淮河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念兵为党员,成立光山县淮河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领作用。乡党委以光山县淮河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为产业依托,将合作社相邻的五岳村等12个村党支部联合起来,这些支部所在的村彼此相邻,道路相连,资源相近,辐射中药材种植的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基地生产、劳动力就业、销售和深加工等环节,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产业脱贫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合作社自身特色优势,有效地带动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乡党委申请成立中共光山县南向店乡中药材产业联合总支部委员会,下辖13个党支部,总支部书记由乡党委书记担任,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光山县淮河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直以“只采种子不挖根、利用资源帮脱贫”为原则,保护培育野生绿化苗木,大力发展苗木药材套种,抱团发展,帮助贫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合作社按照产业化模式,通过以土地、资金,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建基地带农户,按“一规三统”的管理形式,实现了按规范标准种植、统一培训、统一采购、统一销售。专业合作组织建支部,党员带头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合作社采取苗木与中草药“林药套种”模式,帮助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将支部建在中药材种植产业链上。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专业合作社就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服务就跟踪到哪里”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把支部建在中药材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种植中药材致富项目上,党员在产业发展第一线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乡党委明确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的职责和任务,指导产业党组织建立信息交流、情况通报、党内生活、联系群众等工作制度。专业合作组织建支部,形成“一帮一,一助一”技术服务,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党建扶贫双推进。淮河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合作社的社员由成立时的6人发展到196人,种植面积由初期的63亩发展到3870亩。建成信阳市唯一的苍术种苗繁育基地,保证全乡规模化种植的种苗需求。在乡党委政府指导和帮扶下,创办了南向店乡扶贫产业中药材种植培训中心,培训中心由培训学校和中药材展厅两部分组成。培训学校建成后,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副院长、教授尹健,信阳农林学院中心试验室主任、农学博士梁本国,安徽亳州市光前中药材购销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光前等中草药专家,到南向店乡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2016年组织培训和现场指导21场次,培训学员1100余人,跟踪服务指导中药材种植面积3000余亩。在技术上,与信阳农林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种苗上,淮河源中草药种植合作社足额供应;在销路上,合作社可以兜底包销;在资金上,可以充分利用扶贫小额贷款;在土地利用上,不占用耕地,门前屋后、荒山荒坡都可利用,特别是可以采用间作方式,既解决了油茶等作物除草人力问题,又解决了部分合作社投资周期长、效益慢的问题。
产业链上的党支部实现党建扶贫双促进。将淮河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熊念兵同志吸纳进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发现和培养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吸引本乡外出党员回家乡创业,同时准备挑选外出创业成功党员回乡担任村第一书记,助推扶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孵化器”作用,筑牢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党员在中药材种植中的引领示范,将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产业合作社纽带作用,实现产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产业链条上不断放大,使产业链条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不断向下游延伸,使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党员和贫困户。乡党委积极协调为合作社争取金融扶贫贷款,促使合作社与五岳、天灯、环山、蔡冲等村的100户贫困户签定脱贫增收分红协议,保证贫困户“月月有务工、年年有分红”,实现农户增收与合作社发展的共同“致富梦”。目前,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到5480亩,其中五岳村新开挖2600亩,简榜村新开挖360亩,天灯村新开挖300亩,黄畈村、环山村、老虎山村、何畈村开挖950亩,新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3个,第一步目标已超额完成。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