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光山县创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党建+产业扶贫”新途径,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主线,以强化基层党建为抓手,以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为支撑,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是构建“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中引导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发展富民作用、服务协调作用、管理监督作用,组织发动贫困群众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设备入股等形式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融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积极为贫困群众谋利益,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鼓励贫困村党支部委员和普通党员领办、创办、承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支部的带动和引导下,全县提升改造茶叶6000亩,新增油菜15万亩、油茶2万亩、苗木花卉1.4万亩、中药材0.3万亩、瓜果2万亩,新增麻鸭38万只、猪牛羊4.5万头,解决了2400名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带动8258户贫困户增收。

   二是建立“党组织+区域主导产业”机制,确保各村“联得上、合得紧”。按照同类产业联合、临近产业联合、上下游产业联合等方式,整合各村土地、项目和资金,抱团发展“跨村同乡”特色主导产业,先后成立油茶、中药材等4个特色主导产业联合党总支,乡党委书记兼任党总支书记,构建“三不三以”(不改变行政区划,不改变管理主体,不改变组织关系,以强化各党支部联动合作为目的,以合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纽带,以推动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区域化党建格局,党总支每月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集体协商各村抱团发展事项。通过联合党总支引领,带动产业相邻的村党支部共同解决好土地流转、就业培训、生产销售等问题,做到贫困群众主力、村企合力、党总支助力“三轮驱动”,形成助推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实现优势互补、效益共享。截止目前,四大特色主导产业规模显现,贫困群众增收支柱产业不断壮大。

   三是推行“党组织+人才+贫困户”方式,激发扶贫内生动力。实施“贫困村人才行动计划”,积极为贫困人口开启“智富门”。在乡村两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组织中建立人才志愿服务工作站,从县人才资源信息库(智库)中选派35名拔尖人才、123名科技特派员驻站开展服务。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注重将农村致富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机关和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等优秀的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将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通过开展“党课进村”“科技下乡”“结对帮扶”活动,为贫困户提供科技和技术服务支持,发挥党组织和能人在引领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止目前,培养党员致富能手584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41期,培训1043人。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