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有“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之称。以弱筋小麦产业链党总支为试点,把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分别建立党支部,极探索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党组织建设新模式,实现了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一是建支部,把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链党总支,在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配方肥料、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弱筋小麦产业链的重点环节建立了7个党支部,将53名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并根据党员生产特长,分类设立若干党小组,让党员在产业链上的不同岗位,突显党员的先锋作用。
       二是重服务,让技术闪亮在产业链上。综合各岗位技术党员,成立弱筋小麦产业党员流动服务站。为农户提供产前统一供种、产中科技护航和产后加价收购、加工销售等“五统四专”技术性服务。开展弱筋小麦种植防治管理技术培训,带动农户提高整体生产技能,实现党组织对弱筋小麦产业技术的全程指导。
       三是强帮扶,让困难解决在产业链上。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分包若干种植基地和家庭农场,党员带合作社社员、社员带农户的“1+10”(一名党员联系10名社员,1名社员联系10户农户)帮扶模式。同时开展“党小组+基地”“党员+党员”“党员+社员”定向帮扶活动,形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帮扶的格局。
       四是做引领,让农民富在产业链上。产业链上建支部,引领带动群众走出共同致富的新路子。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广大社员群众种植弱筋麦业,增加到70万亩,全县增收了3.8亿元,户均2040元,人均510元。介绍富余劳动力到筋小麦加工企业里务工,扩大了农户增收空间。
       五是谋发展,让产业链延伸变长。由弱筋小麦协会党总支发起倡导并牵头,依托信阳中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全县首家经济联合体——信阳中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含盖全县17个乡镇办,拥有粮食加工、种子经营、粮食收储、专用肥生产、农机服务、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各类经营主体67家,助推了弱筋小麦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