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句古语,引出“小智”“大智”的辩证法,在信阳,更引发党组织建设的诸多思考。

       的确,基层治理中,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小智”固然重要,但定格局、明方向、看趋势的“大智”,更为关键。

       事实会说话。过去,县乡村三级人员分工随意性大,因人找事、权责不明,造成“苦乐不均”,能力强的多干、能力弱的少干,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影响了基层治理效能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按照“规范分工、上下对应”的思路,构建“王”字型治理架构,强化标准化的组织架构,推进权责明晰化,实现了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

做优县区“顶线”

       架构折射权责,架构决定效能。

       搭建“王”字型治理架构,就是要在操作上推进模块化改革,着力做优县区“顶线”、做强乡镇(街道)“中线”、做实村(社区)网格“底线”、做畅联动指挥“竖线”,形成县乡村一体化的基层治理体系。

       “王”字型治理架构,三横一竖,县区“顶线”是开篇第一笔。

浉河区湖东街道党政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群众线上参保缴费

       “这一笔下来,厘清了职责分工,各司其职,权责明晰,哪个部门负责什么事情,清清楚楚。”作为党建领域的“老兵”,羊山新区党建办主任高伟说。

       诚然,县区“顶线”的架构,就是要让党委抓总,发挥主责作用把方向、谋大事、定政策、促落实,党委各部门按照职能强化对社会治理的综合指挥协调。

羊山新区前进社区专职网格员走访社区群众

       有了党委“中枢”的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县区政府就可以重点抓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在抓落实上下功夫,规范分工,以事择人;人大、政协齐参与,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形成团结协作谋发展的格局。

       “顶线”架构活,工作效率高。商城县红色小镇建设为这句话提供了最佳注脚。

环境整治面貌新

       为快速推进这个占地面积20.57万平方米的重点项目,商城县充分调动四大班子力量,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由一名常委任指挥长,一名副县级干部担任常务副指挥长,抽调人大、政协干部参与专班,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将对商城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做强乡镇(街道)“中线”

       作为承上启下的纽带,乡镇(街道)是推动城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指挥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就像一张“网”,如果网络不能上通下达,自然纽带作用就难以实现。在信阳,乡镇(街道)“中线”的改革,让这张“网”权力职责更清晰、岗位分工更对应。

在商城县长竹园乡白沙岭万亩油茶园内,村民在整理油茶果。

       具体而言,就是围绕高效执行,规范乡镇党政分工和机构设置,与县级部门上下对应,实现领导班子分工标准化、常态化,确保事权统一、指挥有力。同时,实行模块化改革,把乡镇(街道)职能划分为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纪检监察、组织统战、监督执法、经济发展、交旅文创、公共服务、武装工作、城乡建设共“十大模块”,推动事权统一,实现“术业专攻、块抓条保”,形成“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

       “这样就可以让管理服务由‘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向‘上边千条线、下边一张网’转变。”平桥区五里店街道郝堂社区党支部书记曹永根深有感触地说。

做实村(社区)“底线”

       村(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一环”,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直接关系基层治理措施能否落实落地。

       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必须选优配强。

       平桥区平桥街道麦瑞口腔团支部与世纪广场社区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为世纪广场社区送去价值6000余元的酒精、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面罩、口罩、方便面、矿泉水等抗疫物资,用于支持一线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数字最有说服力。6月30日,信阳市“基层治理标兵”表彰大会暨市委书记专题党课举行。

       会上表彰的198名“基层治理标兵”中,有110名是村(社区)“两委”干部。受到表彰的淮滨县罗营村党支部书记张广西,不仅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发展的领路人。

       2019年,张广西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面对“天晴一地灰,下雨一地泥”的村庄发展局面,张广西坦言,有忐忑,也有兴奋。

       以党建统领破局,通过因地施策谋发展,通过文明自治实现“善治”,罗营村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蓝图已经绘就,相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罗营村一定能迎来崭新的发展天地。”对于村庄的下一步发展,张广西颇有信心。

       做实村(社区)“底线”,不仅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一肩挑”,牵头抓总,更要有村“两委”委员的各司其职。

蓝天映郝堂

       村党支部书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委员建强战斗堡垒,宣统委员抓好乡风文明建设,环保主任落实好人居环境整治,综治主任维护好社会稳定,才能真正夯实村(社区)这个“底座”。

做畅联动指挥“竖线”

       作为“王”字型治理架构上下连通的“竖线”,加快推进县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室、村(社区)网格工作站建设,将社会治理的重要事项上下贯通,形成党委领导、党政一体、部门联动、“线上线下”协同的联动指挥体系,至关重要。

       “我这张‘网’不打鱼,装的是老百姓柴米油盐等民生烟火;我这个‘格’不写字,记录的却是网格居民所急、所需、所盼,所以很多居民都喊我‘陈大妈’。”接到记者电话,羊山新区前进街道千禧社区的专职网格员陈浩爽朗地说。

       作为全市几万名网格员的其中一员,陈浩原是信阳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节目编导和栏目制片人,为响应市委重塑市直单位改革号召,报名参加了全市首批选派的200名专职网格员,后被分到千禧社区第三网格。

       为什么称呼一个男同志为“大妈”呢?在网格日常工作中,他以真心聚民心、以耐心换安心、以细心赢放心,坚持上班早来1小时、下班晚走1小时,多走访、多排查,熟知居民的需求,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工作风生水起。

羊山新区前进街道千禧社区的专职网格员陈浩录入居民信息

       确实,小网格,大担当、大情怀、大作用、大力量,这些网格员是上下连通的“信息员”“服务员”“联络员”“安全员”。而正是这些网格员,穿起了“千条线”形成“一根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保障了“王”字型治理架构的“大动脉”畅通。

       目前,全市划分基础网格1.79万个、配备“一长三员”8.86万人,实现了组织架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使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用党建统领破解了基层善治的“摩斯密码”。(图片选自信阳日报图片库)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