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三夏”麦收关键时期,为解决好种粮群众的麦收“忧心”事,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农民抢天夺时,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光山县
党建引领 吹响服务“冲锋号”。县委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夏粮抢收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乡镇(街区)成立夏收工作组,结合网格管理、党员联户,将责任明确到人、分包到地块。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外出务工无法返乡人员和老弱病残、困难户开展抢收、烘干工作,保障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干群发力 打赢夏收“攻坚战”。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全县第一书记工作队全面参与“三夏”生产,组建47支“三夏”生产党员服务队,农业农村部门成立四个技术指导组,分片包乡,跟踪服务“三夏”生产,助力打赢夏收“攻坚战”。
广泛宣传 绷紧生产“安全弦”。利用村大喇叭、微信群、悬挂条幅、流动宣传车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用电用水和农机安全知识。组织全县专(兼)职网格员开展巡回督查,农业、水利、农机、气象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330余场次,引导群众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保障夏粮抢收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商城县
发挥组织优势,汇集“三夏”合力。针对“三夏”生产工作成立工作专班,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强“三夏”生产监督指导,40余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到分包乡镇指导“夏收”。县委组织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成立志愿服务队,提供应急服务和志愿帮扶,支援“夏收”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组织11个“三夏”生产指导组,下沉到各乡镇(处)核查统计小麦弃收情况。全县158名驻村第一书记,奔赴在夏粮抢收一线,为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注入强大合力。
调动先锋力量,强化实干担当。组织村“两委”干部、网格员走村入户积极帮扶“三夏”生产工作。发挥“支部联支部”作用,31个县直单位把党支部搬到田间地头,组织10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结对村,进一步充实“三夏”生产中基层一线工作力量,依托行业职能优势,帮助9个村解决农机调度、粮食烘干问题。摸排农村困难群众、无法返乡家中又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开展“一对一”帮扶。各乡镇统筹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空置厂房等场地,帮助农户晾晒,通过扎实有效的帮扶工作,确保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优化服务保障,抓好后续衔接。依托镇村党组织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合理调配机械和农机手,全力抓好小麦抢收工作。强化气象服务保障,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引导农户合理安排农时,抢天夺时完成抢收工作。协调中原农险、人寿财险、永安保险三家保险公司对受灾乡镇小麦进行理赔,维护好农户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