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途径、新方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走出一条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新路子。 强引领,扛牢发展重任。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镇党委“一把手”工程,纳入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并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五星”支部创建、“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等挂钩。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采取村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专业合作社、创办股份合作社、成立村集体企业等方式,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源动力”,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尖兵”和选派单位“后盾”作用,帮助派驻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好第一书记项目、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实现群众增收、乡村致富。2022年,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共创办或领办合作社41家,实现村集体经济累计增收394万元。
强统筹,汇聚多方合力。建立健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协同机制,构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等职能部门参与,乡村两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定期组织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采取调研指导、实地观摩等方式,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逐一“把脉问诊”,分类建立需求、问题、对策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方向准。充分挖掘各村“沉睡”资源,组织各成员单位依托部门职能,指导各村发挥好资源优势,重点对省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的资金使用、项目管理、技术运用、项目绩效进行检查指导,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步伐。2022年,全区共实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6个,实现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增加85.3万元,带动21434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重创新,拓宽发展路径。制定出台《浉河区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鼓励乡、村两级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大胆创业创新,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服务经济新模式,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径。十三里桥乡依托小杂果种植优势,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形成统一行业标准,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大力发展草莓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2022年全乡草莓产值达1.2亿元。柳林乡整合豆制品产业发展要素,采取协会统筹、合作社接单、农户入股的方式,实现豆制品产业抱团发展,2022年累计带动2800余名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