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央广网刊发我市“五星”支部创建经验文章《幸福社区的幸福生活》,全文如下:

幸福社区的幸福生活

       秋日的豫东南大地天高云淡,缤纷多彩。漫步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蓼城街道幸福社区的大街小巷,黄橙橙的栾花飘洒路边,火红的凌霄花开得正盛。社区儿童之家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快乐地做着游戏;日间照料中心里,93岁的王贵臣老人和老伙计们闲话家常;巷子里,马桂梅大姐坐在院子门口纳凉;尚城一品小区里,业主杨昌杰刚买药回来,迈着轻快的步伐往家走……

孩子们在社区儿童之家做游戏(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这是记者近日在幸福社区看到的幸福景象。“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幸福社区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回应群众关切为出发点,将每颗星、每件事落实到服务群众、增进民生福祉上,“五星”支部创建成效显著。2022年,幸福社区被评为河南省“五星”支部。

       “房子问题解决了,这才是真幸福!”

       “现在,房子问题解决了。小区的配套设施齐全了,地下停车场建好了,电动车充电棚有了,活动场地建好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小区里春有绿,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这才是真幸福!”幸福社区尚城一品小区1号楼业主杨昌杰笑容满面地跟记者分享了自己如今的幸福生活。

设施齐全、干净整洁的尚城一品小区(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2019年,杨昌杰刚入住尚城一品小区时,“并不太幸福”,“勉强可以住,但没有安全保障,路上都是泥巴,根本没法走,每家都备了一双雨鞋,来了客人都不好意思往家领。”

       由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尚城一品小区2号楼停工近十年。小区公共设施不全,已入住居民毫无幸福感。在幸福社区的引导下,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和功能型党支部,引进了物业。在固始县委政法委主导下,固始县住建局、固始县自然资源局、县司法局、蓼城办事处、幸福社区、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动,街道和社区均派了相关人员进驻小区。

设施齐全、干净整洁的尚城一品小区(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尚城一品小区2022年5月27日复工。目前,小区2号楼已经全面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业主办理了《房屋不动产权证》。

       尚城一品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曹吉星参与、见证了全过程,“2021年,小区功能型党支部成立,每周六开例会,解决小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坚持了一年多。”

       “现在,小区的居民凝聚力很强,大家一起为小区的绿化建设、路灯设计安装、充电桩设置出谋划策。”记者跟随曹吉星的脚步走进尚城一品小区,看到小区路灯杆上刻印着梅兰竹菊等主题的诗词,文化氛围浓郁。

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司玉德接受央广网采访(央广网发 赵梦阳 摄)

       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司玉德告诉记者,该社区开启“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志愿服务”治理新格局,大力推行红色物业,对已有物业,但矛盾突出的小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共同组建功能型党支部,四方双向进入,通过部门联动,让小区更和谐。

       “生活幸福了,人就显年轻!”

       “大姐,家里几个孩子?”

       “两个,大的30岁,小的23岁。”

       “您看起来真年轻!”

       “生活幸福嘞很!生活幸福了,人就显年轻!”

       记者走进幸福社区中原二巷,在一户大门旁挂着“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居民家驻足,刚去邻居家串门回来的马桂梅热情地招呼记者进门,说起现在的生活,她笑声爽朗。记者跟随马大姐走进院中,看到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栽种着枣树,晾晒着花生。

幸福社区居民马桂梅在自家院门口纳凉(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从马大姐家出来,漫步在巷子里,记者看到路面整洁,家家户户院子门口整齐地挂着红灯笼,白色的砖墙上挂着一块块关于邻里和谐的文化宣传板。

美丽庭院一角(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司玉德介绍说,他们通过共建共享,让社区更亮丽。社区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背街小巷整治,通过居民自筹资金、政府补贴、爱心人士捐赠等方式,打造有特色、有烟火气、有人情味的特色街巷。

幸福社区中原二巷(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目前,居民自筹资金20余万,整治了3条背街小巷,总长1600米,对十字路组、马坳组等3条背街主路全长2000米的飞线进行集中整治。昔日坑洼“水泥路”变成宽敞柏油路,集中整治了中原一巷、中山五巷等,新建了桂花园、紫薇园等城市小品,让社区环境更美、文化更浓、居民更舒心。

提升后的月亮新村小区车辆停放整齐(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我们小区是25年的老小区,原来大家乱停车,自家楼下乱搭台子,围挡起来,种花种菜,路很窄,人通过都费劲。2021年建立功能型党支部以后,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提升,现在是大变样了!”月亮新村小区功能型党支部书记罗新俊开心地向记者介绍道。

月亮新村小区正在修整的小花园(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记者在月亮新村小区看到,小区规划好了停车位,车辆摆放有序,居民楼下花草摆放整齐,冬枣树硕果累累。小区深处的小花园正在修整,绿意满池,有三两居民在亭中闲谈。“小区的花园也快修整好了。环境好了,大家住着多得劲!”罗新俊难掩喜悦。

       “住在幸福社区,真幸福!”

       “我们一家四口人,医疗保险没自己操过心,都是社区出钱交的,居住环境也好,咋能不幸福?”马桂梅大姐笑着说。

       司玉德接过话茬,“是的,我们社区每年出资60余万元为社区世居居民购买医疗保险。”

       幸福社区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往实里抓、向目标奔,让“五星”支部更耀眼,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在幸福社区,星星都闪耀,颗颗都具体。

       幸福社区通过抓好“党总支+便民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社区探索推行了“错时、预约、代办、亲情、上门”5种服务,居民只需提供证件材料,网格员随时受理,全程代办,限时回复。

幸福社区群众办事窗口(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幸福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560平方米,为社区内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日间照料、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多项服务,现有床位60个,入住老人31位。

       “我们照顾的老人都是附近的老年居民,只有‘一碗汤的距离’。老人们可以选择早上来,晚上回家住,也可以选择24小时住在这里。”幸福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相关负责人王霞莉说。

       “我们老两口都在这儿住,吃饭很好,照顾得也不错,服务很周到。”傍晚时分,正准备吃晚饭的王贵臣老人跟记者分享了他在幸福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生活。

       社区“爱心粥屋”暖心驿站,周一至周五为环卫工人和老年人提供免费早餐,为外卖员、快递员提供免费茶水、充电等服务。记者在“爱心粥屋”的相关登记表上看到,仅2023年8月,爱心粥屋就服务环卫工人、残疾人、60岁以上独居老人、孤寡老人2861人次,220人次参与奉粥善行志愿服务。

       “粥屋早上奉粥,下午对社区居民开放,他们可以来娱乐或看书。”“爱心粥屋”暖心驿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粥屋也是固始县图书馆服务点,平时居民也可到这里来读书。

70岁的幸福社区居民吴立芳与老姐妹们在爱心粥屋休闲娱乐(央广网记者 夏莎 摄)

       70岁的幸福社区居民吴立芳经常在每天下午跟老姐妹们来到粥屋,休闲娱乐,“可以看书,也可以下象棋。”“好着哩!”阿姨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分享着她们的幸福日常。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实网格、做精服务、做强社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落脚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幸福样板’,让群众在幸福社区,更幸福!”司玉德说。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