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浉河区柳林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主题主线”,坚持“求实求真”,做到“立行立改”,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真学细悟,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强党性上。始终坚持以抓好理论学习为先导,全乡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学习,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一是抓住“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充分发挥班子成员领学带学促学作用,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党委会议、“三会一课”等,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扎实开展“交流分享”“理论课堂”,班子成员结合工作职责分享所学所悟,截至目前,乡领导班子已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1次。二是带动“绝大多数”。采取为党员过“政治生日”、赠送书籍、诵读红色经典、分享体会等方式,指导广大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支部委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累计为90余名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资料;各村支部书记带队为70余名年老体弱党员“送学上门”。目前,全乡各级党组织共开展集中学习66场次,参学党员1700余人次。三是彰显柳林特色。依托柳林乡政治文化体验区,开展“理想信念薪火相传”宣讲,向全乡党员和莅临柳林红色研学的党员开展理论宣讲20余批次。
深研真改,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重实践上。坚持把检视整改贯穿始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问题高效解决。一是精准检视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真心诚意听取党员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已开展党员群众座谈会40余次,走访群众260余户。目前,已形成班子成员检视清单11条,各党支部对照5类问题共检视整改115条,梳理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清单33项。二是压茬推进问题整改。将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制定方案,细化措施,确保“药方”准、“药效”足;实行台账管理和销号制度,定期对整改整治情况开展指导检查,确保找到的问题“滚动销号”。目前已整改完成问题38条。三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紧盯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迅速推动问题解决。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全力推进镇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对甘冲村、车站村4公里通村主干道实行道路“白改黑”,提升通行质量;新建龙嘴村养老院1处,解决偏远山区老人集中养老问题;将G107柳林段沿线住户门前地面统一进行水泥硬化,新装路灯120盏,点亮百姓幸福路。
真抓实干,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建新功上。坚持将主题教育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拓宽发展“新路子”。锚定“绿色转型发展”理念,强化招商引资力度,高标准谋划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做好“茶、菜、水”文章,落地建成豆尚坊豆制品深加工、德栗板栗深加工、粒粒香精制茶等绿色企业,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乡群众。二是勾勒乡愁“好风景”。扎实开展“每日义务劳动半小时”活动,组织党员每天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在全乡主干道沿线播撒花籽19公里,种植桂花树1500余棵;推动甘冲村创成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成功打造马庄村史馆为首批“河南省村史馆示范点”,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用好党建“金钥匙”。将“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以“支部联支部”为抓手,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展“乡约浉河”文艺汇演、“书香诵读”、健康义诊等活动7次;联系专业技术人员为香椿、泡桐、火龙果、吊瓜、栀子花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种植指导6次;开展基层党建专题业务培训4次,推动基层党组织由“单兵突进”向“整体提升”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