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厚明生于1916年10月,今信阳平桥区邢集镇尖山村人。1935年春,19岁的吴厚明在吴恒文、汪心泰介绍下,加入革命群众组织——铁幕山“朋友联合会”(又称“扁担会”),斗争生涯就此展开。

  1935年11月中共豫鄂边省委迁到尖山。1936年1月,仅有7个人、“两支半枪”的豫鄂边红军游击队正式成立。由于吴厚明机警敏锐,工作周密严谨,豫鄂边省委负责人吴仁甫指定他担任豫鄂边红军游击队(后改称豫南红军游击队)情报侦察联络员。他经常深入虎穴,冒着生命危险从事情报收集和侦察活动。1937年3月吴厚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吴厚明作战英勇果敢,仗义厚道又有主见,所以尽管年纪小,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吴老汉”。

吴厚明与卜万科

  1938年3月,部队开赴安徽抗日前线,投入创建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吴厚明因战斗负伤,留在竹沟留守处治疗,伤愈后在尖山游击队任排长。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顽固派突然向竹沟发动进攻,在张旺午、周庆鸣同志领导指挥下,作为警卫排长的吴厚明带领战士们给予敌人坚决回击,为河南省委、竹沟地委突围转移赢得了时间和条件。在竹沟保卫战过程中,吴厚明作战勇敢,两次负伤不下战场,被授予战斗英雄和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1942年,新四军第五师党委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五师政委、豫鄂边区党委代理书记陈少敏点名要求吴厚明到地方工作,她给出的理由是,“吴厚明同志在豫鄂边特委、豫鄂边省委当过通讯员、游击队员、交通员,军事素养高,游击斗争经验丰富。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干部,对豫鄂边区各个地方都比较熟悉”。

  从1943年7月任信应游击队大队长到1945年3月任信随县副指挥长兼大队长,吴厚明等人战斗在信、随、桐、应边界四望山一带,建立并巩固了豫南地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与主力部队一道打出了新四军的威风,打出了豫鄂边区老百姓对党、对新四军的信心。陈少敏高度称赞吴厚明为“边区有功之臣”。

  1946年6月底,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部队实施突围,信、随、桐独立团团长吴厚明率领一支精干力量牵制敌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按照中共河南区党委的指示,将留下的300多人枪整编为豫鄂边区独立游击支队(又称路西支队),吴厚明任副参谋长兼手枪队队长,坚持豫鄂边武装斗争,豫鄂边区的四望山、桐柏山一带始终红旗不倒。

  1947年8月底,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指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与上级党组织和主力部队失去联系一年之后,吴厚明带领300多人回归到组织怀抱。1947年10月,汝(南)正(阳)确(山)一带革命政权和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工委书记被俘。危急时刻,河南省委果断决定由吴厚明率所部游击大队开赴汝、正、确地区,接替工委书记兼汝、正、确县大队长,继续在白区开展斗争,重建革命政权,迎接解放大军南下。1949年2月,吴厚明在肃清国民党桂系残余部队作战中再次身负重伤。

吴厚明与周春鸣

  建国后,这位功勋卓著的英雄不以英雄自居,艰苦朴素,尽职尽责地从事部队和公安工作,1982年4月病逝于信阳军分区干休所。昔日的革命战友、时任中共南阳地委统战部部长张复周在悼文中写到:“厚明同志,戎马倥偬,历经坎坷,愈战愈坚,豫南群众,有口皆碑,‘老汉'英名,威慑敌胆,虽死犹生,功勋永存”。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