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省早期党团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河南党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对睢杞太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就是韩达生。

       韩达生,开封市杞县韩楼村人,1905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17岁时,他便以优异成绩考入开封第二中学。在校期间,受“五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启蒙,他与同学张海峰、吴芝圃、马沛毅等人,创建了青年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后改为“社会科学研究会”“河南青年社”。他们在开封各学校青年中探讨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5年5月,韩达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党组织派回杞县工作。回到杞县后,作为中共杞县地委委员兼团地委书记的韩达生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青年身上。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武装……在韩达生等人努力下,杞县党的组织和农民运动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927年春,北伐军进入河南,一路所向披靡。根据中央精神,韩达生等人领导杞县一万多名武装农民于5月23日举行暴动,一举攻占县城。此次暴动,不仅有力配合了北伐军,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杞县临时治安委员会。

       1927年7月,蒋汪合流,大革命失败,党的组织被迫转入地下。为掩护省委机关,韩达生以在火车站做生意为掩护,白天应付敌特军宪的搜捕,晚上复写文件、传递消息。1927年至1929年间,中共河南省委3次遭到大破坏,主要领导人先后被捕入狱。作为团省委常委的韩达生也成为敌人搜捕的主要目标。但他一直坚持工作,利用各种职业作掩护,与敌人周旋。

       1937年,韩达生任中共洛宁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洛宁、宜阳、新安、渑池4个县委的工作。韩达生等人利用洛宁县抗敌后援会的合法名义,开办了农村抗日救亡工作人员训练班、义勇军政工人员训练班等8个训练班,为我党培养了400多名干部。

       1939年秋,韩达生调水东地区任睢(县)杞(县)太(县)特委书记,发展抗日武装、坚持游击战争。但不幸的是,1941年4月,在杞县南梁寨战斗中,韩达生被国民党军队所俘,并被秘密杀害,年仅36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全国上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我们要学习他为党和人民革命事业而不惜毁家纾难的奉献精神;学习他虽身陷囹圄,仍对党忠诚、至死不渝的献身精神。”6月10日,杞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常峰说。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