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空洞的,而是由一个个细微的片段构成的。在鄂豫皖纪革命念馆这张桌子前,邓小平指挥刘邓大军坚守大别山;在这张桌子前,邓小平提出三军协同作战、粉碎国民党围攻的建议;在这张桌子前,邓小平告知毛泽东,大别山的土改出现了新问题。一张小桌子,见证了大别山的大历史。

  瓦锡坪是信阳市商城县南部一个只有7户人家的小村落。

  1947年8月,根据人民解放军从内线作战转入战略进攻的作战部署,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1月3日,蒋介石决定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调集15个师、3个旅,企图一举歼灭刘邓部队。

  为粉碎国民党的进攻,1947年12月13日,刘伯承、邓小平决定刘邓野战军司令部分为前方后方两个指挥部,12月24日,邓小平率“前指”进驻商城县瓦锡坪。12月26日,在这张桌子上,邓小平起草《关于内外线配合歼敌的方针》,提出发展外线,配合内线反清剿。1948年1月4日,还是在这张桌子上,邓小平起草了致电中央军委的《大别山地区敌情和我三军配合的战略方针与行动部署》。

  1月9日,中央军委就采纳了邓小平、刘伯承的建议,命令粟裕指挥陈粟大军主力及陈谢兵团,向豫鄂陕边行动,随着南阳、襄樊等地的解放,中原战局发生了有利于解放军的巨大变化!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用“行政命令、包办代替”的方法进行土地改革,12月31日,邓小平在金寨检查工作时,发现了大多数群众没有从土改中获得利益的问题。

  从金寨返回到瓦锡坪后,1月15日,邓小平在这张桌子上起草了给毛泽东的回电,一面表示:以后当遵命按期做报告,一面回复毛泽东:大别山土改存在着分假田的问题,并向毛主席报告说:“已要求各区认真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深入调查,邓小平于1月22日致电毛泽东,回答毛泽东征询的6个问题,提出大别山解放区应分为巩固区和游击区,在巩固区和游击区实行不同的土改政策。2月17号,毛泽东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新解放区分阶段分地区进行土改的策略极为必要,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

  这张桌子,见证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及三路大军逐鹿中原,实现中国革命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见证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坚守和战略再展开;见证了邓小平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使党中央确立了正确的新区土改政策。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