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的喜庆氛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冲淡。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市级救治定点医院,全院干部职工放弃休假,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战“疫情”,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赞的人和事。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第二隔离病区感控专员严玲玲。
只有工作做到位,才能保障人员安全
从进入隔离病区的第一天起,严玲玲就深深地知道:只有消杀工作做到位,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减少感染的几率,要时刻牢记消杀工作的使命,一刻都不能放松。每天带着口罩、穿着防护服、背着消毒剂,奔走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与病毒之间只隔着一层防护服。严玲玲默默地与病毒进行着斗争,守护着第二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
严玲玲的12小时
清晨5:30起床,洗漱完毕,换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6:00进入工作区,配制一桶16L的含氯消毒液。每天四遍消杀是常规操作,严玲玲的肩部都会被沉重的消杀器械勒出红血印。消毒液强大的味道刺激着她的嗓子和眼睛很不舒服,病房里的一位大姐每天都关心的问,“小姑娘你嗓子好些吗?你是最苦最累的”,“面对患者的关心,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严玲玲说道。
除此之外,严玲玲还要把夜班同事用过的被污染的护目镜和靴子进行浸泡消毒,擦拭晾干备用,每四小时换班就会产生不少污染的护目镜和靴子。“都数不清在隔离区这段时间里洗过多少双靴子护目镜,每次清洗消毒液都会把我熏的咳嗽、眼睛流泪”,严玲玲告诉我们。
上午9:00严玲玲开始收拾病房的卫生,把病房垃圾收了按医疗废物要求打包处理,最高峰的时候病区住满了四十多个患者,产生的垃圾有大概十几桶那么多。收集完垃圾,还要用拖把配上消毒液把整个病区的地面彻底清理,这一遍干下来严玲玲已累到虚脱,扶着墙大口喘气,但看到窗明几净的病区环境,想到患者伸出的大拇指,严玲玲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中午13:00严玲玲终于脱下了防护服,准备吃饭。手已经被汗水渍成红色,而红色的表面还透着一种被侵泡后的白色。
下午14:30严玲玲再次进入污染区……
每日工作时间最长持续十二个半小时,最短是9个半小时,平均11个小时。同事们总是说,“玲啊,属你最累最辛苦,给你点赞!”
有时累到想哭,告诉自己不能影响工作效率
“当防护服和口罩最紧张的时候,为了节省防护物资,我不敢喝水尽量晚点吃饭,有时累到想哭,告诉自己不能哭会花了护目镜影响工作效率”。严玲玲说她最开心的事就是病号出院,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工作量减轻了。出院的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所有的物品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这也是个很大的工作量。
每天重复着繁琐又沉重工作,严玲玲说:“每当自己累到极限,告诉自己坚持下,再坚持下。大家的安全在我手中,自己累点没关系,一定要保证大家安全。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大家圆满完成任务,安全撤离,我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为自己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