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力争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高高飘扬。今天市委组织部、信阳日报社联合推出的党员战“疫”日记第四十八期:党旗猎猎迎风展。

  浉河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担使命、践初心,让一座座堡垒在战“疫”下历久弥坚,让一面面党旗在主战场迎风飘扬。

  强化组织覆盖 筑牢战疫“铁堡垒”

  “各级党组织担负组织领导责任,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疫情当前,区委“司令部”科学部署,12个工作专班迎战而立,《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犹如声声号角,区、乡、村、组四级闻令而动,奔赴疫情防控“最前哨”。

浉河区委书记翟晓宾视察防控卡点值守情况

  “过这个口就是湖北省界,一刻也不能松懈。”吴家店镇杨河村党支部先后劝返来往群众232人。“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面到处走,只要还有一滴油,你斗待在屋里别露头”,为了强化群众防控意识,谭家河乡南湾村党支部传唱这样一套顺口溜。“除了做好卡点值守,每个小区楼栋每天消杀不少于两次。”老城街道鲍氏社区党支部毫不含糊……不论是在乡间还是城里,1028个基层党组织迅速占领疫情防控“高地”,严防死守在1463个重要关口。

  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消杀作业

  越是艰险越向前。大年三十开始,全区党员干部走上抗“疫”前线。在城区,600余名网格协管员、364名网格长、604名楼栋党小组长、806名党员中心户,在400个网格织密战“疫”大网。在农村,党建指导员联系村,村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户,组成1667个党员战“疫”“责任田”。

  组织网有多密,战斗力就有多强。两天后,6500余名从湖北返回浉河区人员信息跃然纸上,70万辖区人民足不出户,共演战疫“空城记”。

  “每天群里信息不断更新,各项要求我们都很清楚。”金牛山街道飨堂社区居民陈阿姨在微信群里翻看不停。组织网络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小区微信群、楼组微信群连接千家万户,对群众活动轨迹、身体状况、生活需求做到日查日清。

  “无缝覆盖的组织体系发挥了巨大优势,下沉区直单位的协同帮助也很给力。”五里墩街道民族社区党支部书记叶林感慨颇多。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全区36个区直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定点分包联系91个社区,144件对上沟通协调、联合执法管控等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的包保责任人基本上每天要跟我视频通话一两次,不仅关心我的身体,还经常冒着风险帮我买菜买药送到家门口,不好好在家待着咋对得起他们。”五星街道居家观察人员张某的话,代表着全区7500余名疫情防控重点人员的心声。隔离观察期间,每名(户)重点人员都有一名乡镇(街道)干部、一名村(社区)干部、一名村民小组长(网格协管员或楼栋长)、一名党员或志愿者进行包保,日随访、日排查、日记录、日报告,合力斩断病毒传染源。嘘寒问暖、代购代办,隔离不隔爱,党组织的温暖无处不在。

  强化先锋作用 汇聚战疫“尖兵队”

  疫情就是命令。“红色动员令”指向哪里,党员就冲锋到哪里。

  医疗战线,党员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战疫情。青年医生黄鹏顾不上幼女患病,毅然加入首批市五院支援队伍;最美“准妈妈”王金玲轻伤不下火线,时刻坚守在急诊检诊分诊台;市第三人民医院的66封请战书上写满坚毅勇敢;区疾控中心“情报组”精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决策依据。

  市三院护士王金玲轻伤不下火线

  守土尽责,党员干部展担当。浉河港镇白云村第一书记刘家强和同为社区干部的妻子连续一个多月奔赴在一线,未能给孩子做上一顿热饭。年近古稀的东双河镇王店村老支书彭利前,顾不上去年刚做的心脏支架手术,感染风寒依然坚守在前。游河乡游河村干部胡功业在坚守一线中向病逝的母亲道歉。

  组织有召唤,党员必有应。区信访局副局长宫杰斌从2月初便主动下沉到社区,成为书香门第小区的一名“守门员”,带动三十多名党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车站街道新马社区党员志愿者李晓峰,母亲病逝第四天便主动请缨上“疫”线。三五八社区老党员组成“银色帮帮团”,在社区门岗,在送货路上,寒风下的银发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三五八社区“银色帮帮团”

  头雁引领,群雁高飞,2万名浉河党员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用行动为70万浉河人民筑牢“钢铁长城”。

  强化政治引领 共绘战疫“同心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信阳告急”“浉河告急”的危难时刻,外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群团组织、在外党员和爱心人士纷纷向家乡伸出援助之手。

  1月27日,一则“西亚公司捐款1000万元用于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消息,为寒冬注入一束暖阳。随后,片片真情从四面八方迅速汇聚:1092.9万元爱心善款、18.3万只口罩、133.8吨消毒液、24.4吨75%酒精、805套手术服和防护服……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特殊的红色暖流,流淌在浉河大地。

东双河镇响山村党员杨继凤向防控一线捐赠物资

  爱心相伴,温暖相随。面对群众居家购物难,五星街道秀水社区发动辖区红色联盟服务成员,组建“暖心志愿服务队”,从联系物资到上门配送,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疫情期间,全区77个红色服务联盟456名联盟成员,已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代购、跑腿等服务10万余人次。

  足不出户一月有余,理发成为居民的“头等大事”。农专路社区、周家山社区党组织动员50余名身体健康的理发师组成志愿服务队,为4500余位居民免费理发。

周家山社区开展爱心理发服务活动

  党有号召,群团有行动。区妇联广泛发动村级“四组一队”悉心关照独居老人、孕产妇、单亲母亲、贫困妇女、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团区委招募240名青年志愿者,组成心理干预、生产突击、应急突击、深夜值守、网络宣传等5支青年突击队,为战“疫”贡献青春力量。

  强化党建领航 打造复工“加速度”

  “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抓紧。”习近平总书记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区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制定《关于在企业复工复产中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区处级领导干部带领70个企业首席服务员、200多名涉企部门党员干部、39名党建指导员,组建“精准助企服务团”,帮助企业奋力答好防控复工“双考卷”。

区长于海忠调研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情况

  收到“复工动员令”后,全区企业党组织第一时间通过线上开展村企、园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60余场次,在宣传好复工复产政策的同时,为员工上好生产防疫课。划分党员责任区120个,设立党员先锋岗200多个,组建党员突击队25个,让党旗在生产关键环节,在疫情防控重要关口高高飘扬。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晋升深入企业指导复工复产

  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浉河区一家从事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红外线测温仪、医用紫外线杀菌仪等设备是抗“疫”前线的重要“武器”。为尽早复工复产,保障一线需求,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突击队每日穿梭在食堂、办公室、生产车间一线,为235名职工进行上下班和轮岗登记、体温测量以及消毒等工作,为企业筑牢了安全防线。

谷麦光电成立党员突击队

  企业复工的难点、堵点,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工作的重点。区复产复工专班收集73家企业2800个用工需求,举办专场网络招聘会;为原材料、产品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发放通行证明300余张;简化投资项目网上在线监管平台审批立项工作流程;落实无本续贷、缓息缓还贷,对15家企业1.34亿元到期贷款进行展期。

  党组织聚力,党员发力,解难事、办实事,让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强化严实导向 激活战疫“源动力”

  区委树牢严实导向,在责任村组、网格楼组、道路卡口、医疗救治“四个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区委组织部进驻疫情防控专班,听取分包处级领导点评、搜集各方反馈意见、实地调研,多渠道考察党员干部表现,多维度为党员干部精准“画像”。53个基层党组织、97名共产党员得到省市区通报表扬,19名基层干部被提拔重用,11名在一线表现突出的同志被吸收为预备党员,有效激励了广大党员干部在“疫”线冲锋陷阵、拼搏奉献。区纪委监委、区督查局、片区督导组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下发督查通报49期,督促整改问题375个,先后对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落实不力的36名党员干部严肃问责,教育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以战时状态全力推进战“疫”走向胜利。

  党员冲在前,组织作后盾。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关心关爱的通知》,优先保障一线工作人员防护需求,为所有疫情防控重点岗位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下拨党费44万元,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党员群众;开辟绿色通道,对在隔离病区工作的72名临聘医护人员,直接转为人事代理人员,真心关怀、真情关爱让广大党员干部干得开心、拼得安心。

  日照三春暖,花开九州红。没有到不了的春天,更没有共产党人战胜不了的困难。在浉河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奋力拼搏下,浉河区抗“疫”之战必将胜利!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