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何须让须眉,脱贫攻坚尽出战”。余珂佳,在乡镇工作20余年,2016年至今任息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期间分管产业扶贫、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脱贫攻坚工作。该同志秉持“热心、信心、决心、初心”理念,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谱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怀揣温暖润民之热心

  2016年至2019年,全县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783户,累计投入资金近3.01亿元。2018年是危房改造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为攻克这块“硬骨头”,作为危房改造专班组组长,余珂佳部署全县拉网式大排查,参与逐户走访,针对全县危改工作体量大、攻坚任务重、情况复杂等问题,她结合息县实际创造性的提出六大攻坚措施:“大兵团作战集中攻坚(实行四大战区主导,所有乡村同步作战)、大起底全方位掀起高潮(先后召开现场会、专题会部署,全面拉网式排查)、大规模危房拆除效果显著(对常年无人居住的危房、土坯房、破墙圈等全面拆除)、大范围实施维修改造清零(全年实施危房改造14543户)、大额度拨付危改资金(全年拨付资金2.247亿元)、大批次危房鉴定全覆盖(委托第三方鉴定公司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进行评定,出具评定报告)”。在艰难状态下,息县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经验,摸索出息县模式,仅仅用9个月时间完成14543户危房改造任务,为迎接省脱贫退出评估验收夯实了基础。

  铸就幸福生活之信心

  “十三五”期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共计4076户8938人,涉及22个乡镇(办),任务量是全市易地搬迁任务量的近三分之一。作为易地搬迁专班组长,余珂佳多次深入易地搬迁施工现场调研指导。如今集中安置点内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配套建有文化广场、公共卫生间、管理服务中心、可视围墙、高清监控网络视讯等公共服务设施,成为贫困群众享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谯楼办事处易地搬迁安置户翟耀兵自2015年11月重病在身,生活不能自理,家中还有老母亲和一个上学的女儿,全家只能靠妻子谢梅一人支撑。2017年,余珂佳在下基层调研中发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翟耀兵,按照易地扶贫政策要求可以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她的悉心关心下,经本人申请,社区两委核实后,翟耀兵一家被识别为搬迁户,并于2017年12月份搬迁入住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房。在完成搬迁的同时,余珂佳继续关注这个家庭的后续扶持,考虑翟耀兵妻子有劳动能力,在征求村两委意见后,将翟耀兵妻子介绍到在距安置小区500米的产业扶贫基地务工,每月最低能拿到1500元劳动报酬,她还兼职社区公益性岗位,月基本工资355元。通过一系列持续的政策帮扶,翟耀兵一家于2018年12月光荣脱贫。

  坚持脱贫致富之决心

  2016年,息县开始探索产业扶贫的路子,余珂佳带领县农业局积极探索,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研究出台了产业扶贫基地建设方案,共建设产业扶贫基地“多彩田园”263个,涵盖99个贫困村9396户贫困户。同时,为充分利用保险功能抵御农业自然灾害,2017年6月,在她的多方奔走下,促成县政府与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脱贫攻坚框架协议书》,探索建立了“保险+就业”精准扶贫息县新模式,由县财政全额代缴保费,将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的小麦、水稻、花生、大豆、油菜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并提供助理协保员和宣传员职位,发放工资,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为扩展农业产业化,带动贫困群众调优种植结构,余珂佳积极抢抓机遇,三赴贵州茅台镇,协调建立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基地建设模式,全力打造息县项店镇、孙庙乡10万亩茅台有机小麦生产基地。2019年8月,息县宏升公司以中标的方式成为茅台集团全国十家有机小麦供应商之一,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今年5月10日,河南省优质弱筋及酿酒专用小麦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息县召开,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秉持践行为民之初心

  余珂佳所联系的曹黄林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01户7957人,贫困人口多、存在问题多,是全县脱贫攻坚重点乡镇。无论县里工作再繁忙,每周都要抽出时间进行调研走访,引导乡级产业转型发展,对带贫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产业扶贫基地,帮助引导产业转型,及时破除空壳效应。同时,她重视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乡村两级梳理问题,指导按照“1+7+2”贫困村退出标准补齐短板。目前,9个贫困村均已顺利脱贫,该镇贫困发生率从最初的14.9%降至0.16%。

  余珂佳坦言:“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息县人,一名共产党员,在乡镇工作20余年,群众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衣食父母。”她一直这样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始终把精准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让息县贫困百姓早日实现小康梦!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