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实施“双千工程”侧记
 
  信阳市人才办
 
  信阳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主动接地气、体民情、转作风、促民生,通过实施“双千工程”,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一线引进人才2052名,着力破解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难、子女就学难,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让老百姓在民生的持续改善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双千工程”人才引进工作已告一段落,现在我们从中选取几个片断,为我市史上最大的招聘人才行动留作纪念。
 
  3月7日下午15:00,市委常委会议室。市委书记郭瑞民亲自主持召开相关部门及基层代表等参加的人才座谈会,各位参会人员普遍反映,基层教育和基层卫生系统专业人才匮乏,缺口分别达千人以上,引起了市委书记深深关切。
 
  “教育、卫生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人才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围绕最基本的人才需求,要抓紧研究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服务好人民群众。”郭书记的讲话一锤定音。
 
  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市编办牵头紧急联合办公,会商我市为基层教育卫生系统引才工作的全盘计划。经过缜密筹划,通过统一调剂全市空缺编制,启动实施“双千工程”,为全市教育、卫生系统基层单位各引进人才1000名左右。主要充实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一线,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集聚,着力打造惠及基层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同时,为创优基层人才环境,真正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双千工程”同时配套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7月23日上午9:00,市人社局。“双千工程”招聘报名的第一天。人社局大门口、院内、大厅热闹非凡,到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聘者。据了解,当日前来报名者和陪同亲属近万人,报名者一直排到大门外。由于报名场面过于拥堵,以致于招考工作负责人不得不开辟新的报名点,并为考生提供遮阳伞、饮用水等人性化服务。之后三天,共接受报名15573人,为我市历次招聘工作报名之最。
 
  与此同时,“双千工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新浪网、人民网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和跟踪报道,7月24日河南新闻联播给予报道,信阳政府网、党建网、人事网等网站点击率累计超5万次。在组织部、人社局、考试中心等单位设立的5部咨询电话,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先后接听各类咨询电话2.6万次,解答各类咨询3.7万余个。在百度、必应等著名搜索引擎,“信阳双千工程”已成一个单独词条,输入该词条产生25.8万个查询结果。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评价为“领导很重视、群众很期待、社会很关注、考生很踊跃、任务很繁重”。
 
  8月3日上午8:00。随着市一高、二高等18个考点的一声哨响,512个考场内15573名考生正式开始答题,挥洒才智,决胜考场。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鸣,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湘豫第一时间赶赴市第十三小学等考场进行巡视,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人社局有关负责同志陪同巡视。
 
  8月10日早晨6:00,各县区人社局门前。几辆满载面试评委的大巴车静候待命,待市里统一调度,奔赴外县区执行面试评委任务。
 
  面试人员是根据笔试成绩,按招聘人数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的。面试工作于8月10日上午8:00统一进行,通过全市统一调度评委,异地交流参评,确保了面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开展。
 
  8月11日7:30。市中心医院等市内几大医院严阵以待,报考市直的537名通过笔试、面试的考生来到这里参加体检。其他2208名报考县区的考生在本县区参加体检。
 
  9月2日。新学期开学后,淮滨县防胡镇中心校张倩倩走上讲台给农家孩子上第一节课。与此同时,带着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希望和重托,1122多名新教师进入学校,走上讲台;930名新医护人员也穿上工作服开始为患者接诊服务。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