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平台 引聚创新人才
——信阳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引聚创新人才
——信阳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引聚创新人才
近年来,信阳市人才工作有了大幅提升,集聚了一批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创新型科技人才仍然短缺。科技创新平台是人才集聚的洼地,科技创新的摇篮,2014年4月,信阳市委组织部牵头科技局等单位,加强政、产、学、研等多方合作,鼓励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创新联盟等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扩大平台总量,提升平台层次,增强平台的引才育才借智功能,集聚一批掌握产业关键技术、能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1、领导重视,精心安排。信阳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被纳入全省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创新重点任务后,市委书记郭瑞民高度重视,立即做出批示,要求市委组织部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任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湘豫提出明确具体要求:人才办与科技局等单位迅速衔接,尽快做好选点、立项和职责分解,全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同时,明确人才办和科技局“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并把任务分解到相关业务科室,责任到人。
2、做好选点,加强指导。对全市产业集聚区260家企业、7家科技孵化园、2家科技园区等认真走访摸底,经过筛选,对每一项任务都进行了选点和立项。对每一个选点企业,选派一名科技局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每月开展一次专题辅导,并安排专人指导选点企业对研发项目、成果转化项目等高新技术进行归集,协调税务、财政等部门对财务资料进行规范编辑。同时,拟定工作进度计划,建立工作进展旬报、联席会议等制度,形成了政企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运行机制。
3、倾心帮扶,促进创建。组织选点企业对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条件,查漏补缺;帮助信阳天意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争取国家创新基金支持;支持信阳四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智力;组织引导潢川黄国粮业等5家单位联合组建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帮助潢川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请、并购专利9项;和农林学院、地震工程技术研究所等一起多次到北京与院士联系组建院士工作站事宜;协调国土等部门编制茶产业科技园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4、完成任务,提升层次。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该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全面完成,部分项目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先后选择11家企业作为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重点扶持,其中5家经扶持已获批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新增1家省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集群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协同创新联盟,新增2家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增3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6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新增2家院士工作站;1家企业孵化器和1家科技园区。全市科技创新层次得到明显提升。
该市以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引进和集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160多名,在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培养了420多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升级和实现成果转化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发展。在“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的扶持下,信阳天意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自主研发的集装饰、保温于一体的外墙板材,填补了世界空白,大大提升了信阳珍珠岩技术加工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拉长了产业链条。该市珍珠岩产业人才占全国的40%,产值占全国61%,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