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领翔    惠泽桑梓
——信阳市实施“鸿雁计划”激励在外人才回归
 
  信阳市常年在外创业发展的人有200余万人,其中有很多都是成功人士、知名人士。近年来,信阳市引进集聚了一批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依然存在高层次人才总量不大、结构不够优良、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2013年6月,信阳市委组织部在全市组织实施“鸿雁计划”,把信阳籍在外成功人士、知名人士作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吸纳、支持在外人才回乡创业,拓展了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
    1、牵手连心,加强联情联谊。采取多种形式,致力于在家乡和在外人才之间架起稳固的“连心桥”。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制定《信阳籍在外人员登记表》,深入乡村、社区调查摸底,建立完善“智力”、“技术”、“管理”三类信阳籍在外人才库。其中,县区“智力人才库”登记智力型人才860多人,“技术人才库”登记高校、科研单位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536人,“管理人才库”登记民营企业家489人。在此基础上,市级选拔了100名在外人才作为市级在外人才信息库。健全在外人才联系制度。每名县处级领导联系3名本地在外人才,结成联系“对子”,定期通报家乡动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实行年节联系制度,市、县人才办逢年过节向在外人才发一条短信或寄一封慰问信,送去温暖和祝福。建点派人联络对接。在外出人才创业集中的城市,设立招商联络处,选派一批干部长期驻守,并依托各地信阳商会与在外人才联系,了解他们的发展规划,推介家乡的发展机遇。
     2、做优服务,吸引创业创新。千方百计创优环境、做优服务,吸引和鼓励在外人才关爱家乡、回乡创业,努力做到回归有政策、创业有引导、发展有扶持。政策支持。完善《信阳市关于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对在外人才返乡投资创业的,在立项、税收、土地使用以及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项目吸引。发布项目投资信息,通过信阳政府网、驻外招商处等平台发布信阳拟建重点项目,激活“管理人才库”资源,吸引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回归。发布项目咨询信息,聘请“智力人才库”人才为市、县区政府顾问、特聘专家,通报产业定位、布局和各类项目情况,找准发展路径。发布项目合作信息,让在外“技术人才库”人才兼职讲学、短期聘用、项目合作、课题研究、承包经营等帮助家乡提升技术水平。营造氛围。围绕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先后命名河南甾体生物等38个返乡人才创业示范基地,树立黄久生等80多名返乡创业模范个人,营造了支持家乡、回乡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
通过“鸿雁计划”,吸引一批在外人才回归,助推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实现了聚商汇智,泽惠乡里乡亲。
    实施“鸿雁计划”成效显著。
    1、吸引一批人才回归。先后有135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累计总投资已超17.6亿元,领办、创办各类企业30多家。芳草集CEO、上海天猫商会会长吕长城,2014年10月返乡在浉河区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发起组建了鄂豫皖一日达物流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占地500亩。第一期建设8万平方米仓储园区,引入阿里菜鸟物流系统平台;第二期建设40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2.8亿元,占地81亩,已建成厂房面积7.68万平方米,每日发送快递3000至5000单。天时合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道林回商城县黄柏山林场投资建设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完成投资5亿元,黄柏山从昔日一个偏僻的的林场,发展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生态开发、民俗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带动附近村民发展农家乐近3200户。“技术库人才”周先第回浉河区东双河镇创办了丰野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到会员300多人,年销售收入达240多万元,实现利润70多万元,吸收当地农民就业120余人。
2、引进一批项目安家。“鸿雁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共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超过180亿元。如毕业于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院的靳国栋,2013年回乡创建息县予悦食品有限公司和信阳金祥旺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与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合作,取得“爸爸去哪儿”品牌授权,现有八大系列产品,共计200多个单品,解决就业500余人。
3、取得一批技术支持。“技术人才库”人才通过直接援助或牵线搭桥,为信阳主导产业、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已完成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21个,12家企业进入全市工业“30高”、“30强”。 信阳农林学院与信阳籍在外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及其科研团队合作,共同创建了“豫南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以豫南地区特色农林作物害虫生物学与控制技术合作研究为切入点,促进信阳农林学院植物保护学科和人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推动豫南地区绿色植物防控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信阳市地震工程技术研究所与信阳籍在外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及其科研团队共同打造了“河南省地震构造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士工作站”,通过对全省地区地下构造活动研究,综合分析构造活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为信阳市重大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