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实现“2017年整体脱贫”目标,新县通过抓人才培养、选派、激励,让人才资源汇聚脱贫攻坚主战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抓人才培养,增强致富技能。组织贫困村实用人才、电商人才、农家餐馆和旅游经营人才参加培训,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组建师资库,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课件,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分段和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教育。重点让学员掌握特色家常菜烹饪,旅游服务人员礼仪规范和法律知识,特色旅游纪念品制作,电子商务实际操作,农贸批发市场和特色产业电商以及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目前,已培训农村旅游实用人才200余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31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00多人。
二是抓人才选派,拓展科技扶持。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涉农部门中挑选85名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根据贫困村的基本情况,脱贫计划和实际要求,协助第一书记理清发展思路,确立符合实际的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业,一户一技,每村选出突显科技扶贫实效的新技术1-3项,开展示范推广。同时,利用手机,微信,视频资料等现代媒介加强与贫困户联系,并给予指导,做到每名科技特派员每月下村服务不少于2次,关键时期驻村服务,让贫困户真正掌握1-2项实用的生产新技能。
三是抓激励保障,激发干事活力。对于贫困村项目,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积极向相关主管部门推荐,待审定可行性后,在同等条件下,相关职能部门应优先给予支持。对切合贫困村发展需要、前景好、带动效应明显的发展项目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对完成任务较好、成效明显的人才,单位在推荐评选人才、职称晋升、项目立项、课题确定、科研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应给予倾斜。实施人才建档立卡,实时了解掌握派驻人才工作信息,帮助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及时解决好差旅费、下乡补助等费用。目前,已争取项目支持21个,资金支持90余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60余件。
一是抓人才培养,增强致富技能。组织贫困村实用人才、电商人才、农家餐馆和旅游经营人才参加培训,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组建师资库,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课件,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农时季节分段和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教育。重点让学员掌握特色家常菜烹饪,旅游服务人员礼仪规范和法律知识,特色旅游纪念品制作,电子商务实际操作,农贸批发市场和特色产业电商以及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目前,已培训农村旅游实用人才200余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31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00多人。
二是抓人才选派,拓展科技扶持。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涉农部门中挑选85名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根据贫困村的基本情况,脱贫计划和实际要求,协助第一书记理清发展思路,确立符合实际的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业,一户一技,每村选出突显科技扶贫实效的新技术1-3项,开展示范推广。同时,利用手机,微信,视频资料等现代媒介加强与贫困户联系,并给予指导,做到每名科技特派员每月下村服务不少于2次,关键时期驻村服务,让贫困户真正掌握1-2项实用的生产新技能。
三是抓激励保障,激发干事活力。对于贫困村项目,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积极向相关主管部门推荐,待审定可行性后,在同等条件下,相关职能部门应优先给予支持。对切合贫困村发展需要、前景好、带动效应明显的发展项目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对完成任务较好、成效明显的人才,单位在推荐评选人才、职称晋升、项目立项、课题确定、科研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应给予倾斜。实施人才建档立卡,实时了解掌握派驻人才工作信息,帮助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及时解决好差旅费、下乡补助等费用。目前,已争取项目支持21个,资金支持90余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60余件。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