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潢川县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创新为驱动、以人才为依托、以市场为主体,紧紧围绕把小龙虾产业建设成为特色富民产业、脱贫带贫产业、转型升级的全产业链示范产业以及百亿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行“1+1”人才引育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的良性循环之路。
       一、“人才+项目”集聚人才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创品牌、拓市场,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链条,积极推行“人才+项目”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在生态、优质、安全、高效上努力实现升级,以小龙虾加工业带动小龙虾生态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连动发展。一是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性质不变、渠道不乱、集中使用”的原则,集中财力解决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内引外联,在加大向上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支持的同时,着力挖掘内在财源,整合土地平整、小农水、高标准农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建成隆古、江集、踅孜、桃林、传店、上油岗、魏岗、谈店等10个规模化、标准化万亩“虾稻共作”核心示范基地,推动发展重点人才项目,实现全县养殖面积12万亩,产量1.56万吨,虾稻产量4.8万吨。二是重点扶持优势项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参与”的模式,重点扶持市场带动力强、规模大的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外引内联、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小龙虾产业集约发展,形成全面推进、集约发展的产业大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养殖大户共有52户,涌现出了黄国粮业、文尧水产、宝树水产、华莱时代、鑫威水产等小龙虾龙头养殖企业。三是校地合作实施项目。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积极与中科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大、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合作,探索建立技术支撑单位与小龙虾产业经营主体的对接机制,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选育、繁育、推广一体化的小龙虾种业体系,把有限的技术、资金、人才资源更多地转移到种苗培育研发上来,真正依托科技创新抢占种苗制高点。
       二、“培训+实践”培育人才
       坚持把培训作为小龙虾产业人才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活水源头”,把实践作为人才服务广大群众的“生动课堂”,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一是让人才在培训中增长才干。统筹整合人社、畜牧、林业、科技等单位的各类涉农产业、科技培训项目,不仅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省水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校等教授、专家来潢授课,举办小龙虾产业扶贫、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等高规格的培训班4期,还邀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土专家现身说法,采取课堂授课、现场观摩、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养殖企业负责人、养殖户等相关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全年共举办小龙虾综合种养各类培训班55期,培训人员3360人次。二是让人才在实践中服务群众。坚持政府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市场运作,中小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和小龙虾养殖专业户广泛参与,精心组织实施小龙虾产业精准扶贫,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与基地、虾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小龙虾产业人才为引领,创新扶贫体制机制,采取技术指导、资金扶持、产品回收等办法,有的放矢,精准施策,通过小龙虾产业扶持脱贫1000户,脱贫人口5000人。三是让群众在产业中分享红利。鼓励农民从事小龙虾经纪业务,支持并引导农民设立小龙虾经纪合伙企业、小龙虾经纪合作社、小龙虾经纪公司等组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农民掌握小龙虾经纪人必要的法律、小龙虾营销和经纪业务知识,每年培训小龙虾经纪人100-300人,“零门槛”准入,免费办照,减免税费,开展特色经纪、品牌经纪,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培育小龙虾文化,促进小龙虾文化消费。
       三、“产业+基地”服务人才
       依托小龙虾产业基地把养殖大户、养殖能手组织起来,扶持养殖专业技术人才领办、创办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指导服务,逐步形成协会服务农户、农户参与基地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使小龙虾产业人才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三个扩大覆盖”。一是扩大产业规模覆盖。坚持把基地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加大县财政投资力度,鼓励扶持群众参与基地建设,力争到2021年,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50万亩,小龙虾产量8.75万吨,虾稻产量22.5万吨,其中“虾稻共作”面积达到45万亩,其他养殖模式5万亩,小龙虾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形成百亿产业集群,全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二是扩大优质服务覆盖。依托乡村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实行产业基地专业技术人才连片包乡服务责任制,县水产局、科技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定期为基地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教育培训;打造涵盖银行、保险的金融支撑体系,加大对小龙虾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县政府对使用银行贷款从事小龙虾养殖生产、加工的合作社、公司给予贷款利息补贴,积极开展小龙虾虾苗、养殖政策性保险。三是扩大带动效应覆盖。以协会为媒介,组织小龙虾产业领军人才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广发开展小龙虾养殖、销售、物流、电商、餐饮、文化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使小龙虾产业人才在服务群众中接受锻炼,真正成为服务产业发展、产业升级的转换器。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