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一大早,商城县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内就“开了锅”,大伙儿们一个个兴奋不已,比自己在山里挖出了“金娃娃”还高兴。
“大国,今天‘5.20’,你成了‘国宝’,晚上回去媳妇该怎么奖励你?”
“大国,你这‘国宝’以后可不敢随便钻山沟下田沟了,小心被人抢跑了!”
“大国,你天天伺候油茶苗比对媳妇还上心,每天回家有人痛不?”
……
丁大国(中)在指导农民嫁接油茶苗
在一群留守媳妇七嘴八舌的笑闹中,那个个子高挑、黑瘦精干,被称为“大国”的中年汉子却一脸憨笑,并不应声,只是在他们身上慢慢巡视着,不时小声指出某个人嫁接油茶苗时的不规范。
他叫丁大国,是这个公司的“技术大拿”。这天刚上班,商城县林茶局局长柳仕银同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院长龚守富等领导专家一起,就为他送来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任他为首批“全国林草乡土专家”的大红聘书。
丁大国(前左)接过大红聘书
据介绍,为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科技支撑体系,破解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瓶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于去年上半年启动了全国林草乡土专家遴选聘任工作。经推荐选拔、评审公示,最终聘任100人为首批全国林草乡土专家。河南省6人荣耀上榜,其中丁大国以熟练利用芽苗嫁接技术培育优良无性系油茶苗及油茶高接换冠技术成效显著而荣膺其中。
“原来实生油茶苗,8-10年才会开花结果,茶油亩产量不到5公斤,而利用芽苗嫁接技术培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油茶苗,3-5年就可开花挂果,亩产茶油可达30-60公斤,经济效益大大增强。”丁大国自豪地说。
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已发展优良无性系种苗基地200余亩,优质苗圃基地近100亩,涉及7个国家优质油茶品种,每年可培育优质油茶苗300万株。这些优质油茶苗除供应本县油茶基地外,还辐射到大别山区其他临近县区。
“丁大国从2009年开始学习芽苗嫁接技术,十多年来在他指导下,我们培育的油茶苗成活率已达90%以上。不仅如此,他掌握的油茶树高接换冠技术以及修剪、整枝技术,还大大提高了野生油茶树的产量。”公司负责人谢焕友激动地说,“丁大国能够获得聘任,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生态富民油茶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这必将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为山区群众带来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近年来,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产业带贫和基地用工等方式,带动358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而在商城县,像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这样,年加工茶油1000吨以上的油茶产业龙头企业已达3家,发展有油茶专业合作社40余个,全县种植山油茶挂果面积近20万亩,年产茶油200余万公斤,年产值超过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