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人才,息县近几年来通过不断采取更加开放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流向基层,让返乡创业成为脱贫攻坚的助推器,让返乡创业人员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
“我的目标就是先成为息县渔业第一,然后成为信阳渔业第一。”这是回乡创业的90后小伙裴仁强立下的目标。裴仁强自2011年起就开始在外面创业,小有所成后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农村。2018年初,他在息县杨店乡改建水塘60亩母创建第一基地,从事台湾泥鳅的养殖,当年实现销售额80余万元;2018年底,他又从息县淮河街道办接手龙虾养殖户转让的水塘100亩,稍加改造成为第二基地,继续从事龙虾养殖;2020年,他又与潢川县张集镇、息县杨店乡、驻马店正阳县等地的养殖户达成协议,共同经营水面370余亩,从事台湾泥鳅的繁育和养殖。通过“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模式,累计带动附近十几户村民致富增收。
息县彭店乡吴霞、王恒军夫妇二人都是名牌高校毕业,二人都在上海工作。2016年初看到家乡良好的创业环境后,夫妻二人决定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毅然返乡创业。创业初期,他们充分利用政策和区位优势,自筹资金100多万元与当地5户贫困家庭一起注册成立了息县恒胜食用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截止2019年,合作社已生产香菇菌棒26万棒,香菇产量46万斤,销售额210万元,利润近90万元,合作社种植的香菇被评为“息县十宝”,成为了当地畅销品牌。为了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香菇菌棒购销合同,免费给他们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指导,包销他们种植的香菇,带动了40余户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近几年来,息县县委、县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为全县返乡“能人”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同时,县人社、财政、工信等部门在创业服务、财政支持、创业用地等方面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构建完善了返乡创业政策体系,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向基层快速流动,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返乡下乡创业10765人,“大学生创业联盟”123人,累计创办企业8216家,带动12.8万人就业脱贫。全县拥有农民工返乡创业乡级示范项目17家、县级30家、市级3家、省级3家,省级示范园区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