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1年信阳市招才引智专项活动——千名学子留信工程专场招聘会分别在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同期举行。学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了解信阳人才政策,寻觅合适岗位,流露出对革命老区信阳的无限憧憬。

图片

  “麻烦给我一张登记表哈!”“来看看我们的招聘岗位吧!”……上午9时左右,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南门广场,参会招聘单位在各自的展位前忙碌,招聘台上摆放着一摞一摞的宣传单和登记表。早已等候多时的学子们涌入招聘现场,在各个招聘单位展位前排起了“长龙”,求职者或是浏览招聘简章,或是咨询薪资待遇等情况……

图片

  “我是师范专业的,家在桐柏。在信阳学习这几年,我深深爱上了这里,我看这次本地教师岗位挺多,应该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郑予对记者说,“这几年在信阳上学,感受到信阳发展很快,在信阳工作对我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潘磊正通过手机将与本专业学生匹配的岗位情况拍下来,发到学生群里,他告诉记者,“我看现场符合我们专业的岗位还有很多,我过来给学生们筛选,这样学生们在现场可以有针对性地应聘,希望他们能通过这次平台找到满意的工作,在信阳创业就业。”

图片

  “这次招聘会专门为信阳高校毕业生留信创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这次‘选’到了不少有签约意向的毕业生。”固始县教体局人事股副股长任媛媛笑着说。

  信阳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柳玲告诉记者,“本次招聘会我校专场有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在场的毕业生有5000余人。我们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让更多在外实习的毕业生也参与其中。希望学生们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为信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信阳农林学院招聘会现场,正在精心挑选岗位的该校学子张坤告诉记者,“我家是信阳的,作为独生子女,父母很希望我在本地找个合适的工作,我个人也很喜欢家乡,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希望能顺利找到工作。”

  记者了解到,为了取得更好的引才实效,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便捷人才流动渠道,有效解决用人单位“招才难”、基层单位“留才难”和本地高校毕业生“求职难”等问题。市人社局成立招才引智工作专班,收集汇总了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在信高校2021届17681名毕业生的专业学科、生源分布、求职意向等情况,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反馈给省内外有人才需求的企事业单位,精准开展对接,尽心尽力帮助用人单位通过“面对面”现场招聘招到合适的人才。

图片

  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加快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优质、稳定的基层人才队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针对3所在信高校毕业生情况,组织了130家县乡事业单位拿出602名事业编制,为本地高校毕业生设置了专业对应、县乡急需的职位,其中师范类178名、卫生类137名、农林类96名、其他岗位191名。力争吸引更多本地高校,特别是信阳籍毕业生投入家乡基层工作。

  市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人社局局长李东升介绍,“今年我市招才引智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人才招引向在信院校倾斜、向信阳籍本土人才倾斜,着力引进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能够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支撑的实用人才。”

  “此次招聘会在3所高校同时举办,这种形式在我市尚属首次,组织难度很大。为实现用人单位满意、求职学生满意、支持本地高校发展、整体活动顺利实施的目的,市招才引智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协调各县区做到‘三个同时’,即在3所高校同时设立综合展位,同时发布本县区招聘计划,同时接受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报名。确保每名符合条件的学子都能就近便捷报名自己心仪的职位。”市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周晴告诉记者。

  招才引智结硕果,智汇信阳共腾飞。当日,现场共接受报名11383人,其中,我市事业单位接受报名961人,将于近期组织考试考核;企业接受报名10422人,现场有4452名毕业生与参会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搭好平台聚英才,栽得梧桐引凤来。我市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招才引智、育才安才,大力引育高层次和基层人才队伍,鼓励引导本地高校毕业生留信就业创业。带着求贤若渴的诚意,信阳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拓宽引才渠道、创优服务环境、强化培养培育和平台建设,正在成为也必将成为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和创业之地。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