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沃土绽放乡村振兴之花
——河南信阳市人社局高质量推进返乡创业
“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等主力部队,走出了近百名信阳籍将军。信阳是革命老区,也是农业大市,乡村常住人口302.25万人,曾是河南省唯一一个所辖八个县全部为贫困县的省辖市,振兴发展任务较重。
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行。近年来,信阳将大力推动返乡创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实力、有能力、有情怀的人士返乡回村,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2020年全市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累计脱贫84.7万人;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947.8元,同比增长9.5%;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政策+环境”双优化,带动乡村人才振兴。“政府投资建成了5.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厂房租金可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先后为我们公司提供各类融资1.2亿元,生产初期流动资金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真是雪中送炭!”说起回乡创业的原因,近日,河南三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斌侃侃而谈。
眼下,张斌的公司通过政府搭桥,与本地高校、职业院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研发、生产、销售各类新型环保设备和节能电热产品,取得国家专利62项,年产值10多亿元,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为当地农村培养技术工人2000多人。
大力优化创业环境,信阳先后研究出台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10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在场地提供、税费减免、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创业者解除后顾之忧。据统计,2019年全市累计返乡创业人数14.2万,2020年累计15.7万,2021年累计20.8万。
着力优化回归环境,借助每年专项迎归活动和“信商大会”“老乡看家乡”等活动,宣传推介信阳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低廉的创业成本等优势。开展“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聘请农业技术、创业辅导、电商营销等方面的专家长期深入基层实地授课,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为返乡创业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确保返乡创业者“想回来”“留得住”,带动乡村人才兴起。
持续做好返乡创业项目引领,围绕“返乡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工作目标,成立“找老乡”“外出招商”“服务落地”三个工作专班,充分发挥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和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和乡村产业发展需求,谋划重大产业项目,编制创业指导目录,促进返乡创业者各项资本与当地资源有效结合,全力推动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落实落地,引领乡村生态产业发展。
“平台+服务”双保障,促进乡村产业兴旺。走进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白龙潭村,连片翠绿的茶园跃入眼帘,采茶工正穿梭采摘新茶。立足茶叶种植基础,近几年,浉河区积极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吸引一大批企业家回乡,相继建成了文新茶叶科技园、广义生态有机茶种植示范园等信阳毛尖种植园,形成了以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茶种植为基础的“五云两潭一寨”茶产业片区。
把茶树变成“摇钱树”,围绕茶叶采摘体验、茶文化体验、民宿体验等,建成了文新、豫信等“十大茶坊”,打造了“毛尖源地、山水浉河”百里茶廊休闲体验游,年总产值130亿元,不仅实现了农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周边群众也跟着脱贫致富。
除了茶产业,紧密结合当地红色、绿色、区位等特色优势,积极搭建返乡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引导返乡创业者围绕当地特色资源开发经营,扶持壮大了光山羽绒产业、淮滨纺织产业、平桥美丽乡村旅游产业等,激活乡村振兴造血功能。截至目前,累计投放各类创业贷款74.28亿元,新创办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6.1万个,形成了“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生态农庄”等多种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
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创业扶持保障。创建返乡经济数字化云平台,在县级以上全部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在乡镇以上全部建成了基层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形成办理业务、申请资金与拨付资金的完整闭环,就业创业群体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