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光山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县以来,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引进了一大批文产达人,深入乡村,挖掘本土资源,围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创品牌和优质资源聚集,吸引优质人才和特色项目入驻。目前全县先后对接近30个文化产业项目,已落地签约6个,已完成调研并进入编制方案阶段6个,拟导入储备项目17个,实现了“跨产业、多产业,跨业态、多业态,跨领域、多领域”成果。

       健全机制,让文产达人心有所属。光山县成立了“文产特派员”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光山县“文化产业特派员”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光山县“文产特派员”管理办法》《光山县域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支持推动光山县“文产特派员”项目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从服务保障、资源投入、关爱帮扶、宣传引导等多方面为文产特派员提供全方位保障,让文产达人来得放心、留得安心、干得舒心。在强化培养和孵化服务上,将现有政策、项目、资源向“文产特派员”项目倾斜。建立了“文产特派员”专项扶持基金,优先给予金融支持。建立“一个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项目团队”的工作模式,帮助文产特派员推进项目落实。目前已引进一批如煋播、净居茶隐、佰城乡创、红色研学等文产项目落地。

       文化赋能,让文产达人激活乡村资源。充分利用文产达人先进的创新理念和创意点子,唤醒乡村沉睡资源与闲置资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资产价值。余粮乡创高慧慧团队结合东岳村发展现状,谋划了“东岳美好 刚刚好”项目,为东岳村文旅产业指明了方向;特派员李文爽团队通过打造中国(光山)羽绒服饰设计大赛,为光山引入创意人才和机构,塑造光山羽绒的品牌效应和带动力量,推动光山羽绒产业全面提质升级;特派员窦敏团队以搭建线上销售平台,通过电商直播引流等方式为光山羽绒、茶油等农产品增加曝光量,打造区域品牌,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充分聚焦了光山红色文化、茶文化、花鼓戏、羽绒等特色文化资源,在文产特派员的创意碰撞下,本土文化产业正不断焕发全新活力。

       筑巢引凤,发挥文产达人“虹吸效应”。在特色文旅项目大别山乡村会客厅成功挂牌了“文产特派员之家”及“河南省乡创赋能中心光山基地”,并依托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乡创活动,为文产达人提供交流学习平台。积极组织文产特派员通过看文化、看产业、看人才,了解光山特色产业和人才资源,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不断宣传文产特派员工作,实时更新工作动态和项目成果,招引更多人才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县委、县政府先后14次以工作推进会、汇报会、座谈会等形式推进文产特派员工作。11月11日,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光山县举办。首批“文化产业特派员”获颁聘书和徽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推动优势资源和人才团队源源不断向光山集聚,文产特派员成为光山县招引人才的“金字招牌”。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