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纪念红25军长征暨“花山寨会议”召开8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座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和光山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国内知名党史、军史研究专家,红25军后代代表,以及河南省光山县、江西省于都县、甘肃省泾川县等地相关单位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座谈。

  1934年11月11日,面对强敌进犯、革命根据地不断缩小等恶劣态势,鄂豫皖省委第14次常委会议在光山召开。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会议决定:鄂豫皖省委率领红25军立即实行战略转移(实行长征),为发展红军和创建新根据地而斗争,以平汉铁路以西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和豫西的伏牛山区为初步目标,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下一部分武装再组建红28军,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因会址毗邻战略要塞花山寨,史称“花山寨会议”。

  会后第二日,部队向罗山何家冲转移集结,经过整编,于16日从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北,成为长征中最早到达陕北的红军主力部队,毛泽东称赞“红25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星星表示,花山寨会议和红25军长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壮烈辉煌的一页,有力地策应、配合了中共中央和其他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因此,花山寨会议是决定红25军前途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是红25军走向中国革命大舞台重要位置的战略起点。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宣教局原副局长薛庆超,红25军后代代表、徐海东大将之女徐文惠,江西省于都县政协副主席袁尚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名誉馆长苏北等在发言时均认为:花山寨会议是鄂豫皖苏区历史上一次著名的重大决策会议。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25军的长征;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25军的北上抗日;没有花山寨会议,就没有红25军的重建与壮大。光山县花山寨村作为红25军长征的决策地和起源地,成为红25军出发长征的“摇篮”。

  座谈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向花山寨会议旧址纪念馆颁了“国史宣传教育基地”牌匾,举行了红25军影视项目开机仪式。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