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说,志存高远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
    ——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释义:上述格言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描述了一个人的远大志向,以及为理想不断求索的进取精神。趋:归向。届:到。意思说,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志向,他的志向所归,就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他的志向所指,就没有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御。
    立志,是设立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志愿。即确定一个长远目标,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在此基础上努力进取,并不断调整理论与实践差距的过程。亦即《左传》所言:“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北宋文学家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成祖朱棣有言:“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格言联璧》“处事”类中还有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登上成功的巅峰。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