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5时,王磊如往常一样开始准备出摊的家什;5时30分左右,他已经在向阳社区便民疏导点摆好了摊位,站在大大的保鲜柜前一边整理着烧烤用的各种材料,一边等待着食客们的到来。

       曾经,王磊是和谐家园门口的一个流动摊贩,每天过着和城管“打游击”的日子。“城管来了咱就跑,城管走了咱接着摆。”现在回想起来,王磊都觉得心累。搬到便民疏导点后,东躲西藏做了近6年流动摊贩的他,心终于定了下来。在这里,城管既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餐饮用水、食品安全、垃圾处理处处都替他们想得周到。“不用见到城管就跑了,摆得安心,收入也稳定,一天毛利润怎么也有一二百块。”王磊满脸笑意,腰杆似乎挺得更直了。

       在向阳社区便民疏导点,有近300个像王磊家一样的摊点,因为各色食物丰富有特色,这里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夜间“网红”小吃街。每当夜幕降临,街上华灯璀璨、人声鼎沸,氤氲而起的烟火气偎贴着食客们的胃,也染笑了摊主们的眉梢眼角。

       优化中心城区便民疏导点和夜间市场设置是市城市管理局今年下大力气抓的工作之一。该局公用事业科原科长李彬3月份轮岗到市容管理科后,带领科室人员,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结合信阳实际,在2020年印发的《信阳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便民疏导点和夜间市场管理的通知》的基础上,拟订了《2022年度便民疏导点和夜间市场设置管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又反复征求意见,并在网站公示,最终于5月13日印发执行。

       “我们考虑的是,出台的文件一定要有可操作性,既让管理人员知道管理的边界在哪儿,又可以让从业人员安心经营。”李彬解释说,“做这项工作我们有个指导思想,就是建立动态的管控名单。这个地点如果商户愿意去,我们能管理好,周边居民也没有意见,那就定下来。名单初步确定后,商户不愿意去,街道管理不好,周边居民意见很大,那就取消。”在这个指导思想指导下,该局最终批准设立了89个便民疏导点和夜间市场,目前,还在进一步优化中。

       翻阅《2022年度便民疏导点和夜间市场设置管理工作方案》,记者看到很多人性化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比如经营户不得妨碍交通,不得在经营过程中用高音喇叭招揽顾客;经营时间结束后,管理人员要及时通知经营户收摊,经营户要及时清理经营中产生的垃圾,保持各自经营场所及周边环境整洁等等。

       一个城市的“味道”,最接地气的是那些分散在城市中的烟火气。摊位虽小,但背后却是一家人的生计。疫情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悄悄发生着改变,收入消费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便民疏导点和夜间市场的优化设置既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经营和生活问题,也降低了青年创业的门槛,又能缓解“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矛盾,把街景空间还给市民、还给生活,把美好生活场景留在身边,真正实践“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城市管理理念。“我们争取一年内在中心城区推出4至5处城市夜间‘网红’小吃街,提升城市的活力和魅力,为构建青年友好型城市贡献城管之力。”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郑海中说。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