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富村的种植园满眼翠绿,一个个山核桃大小的美国扁桃点缀在绿油油的叶子中间,非常招人喜爱。一群群毛色光亮的土杂鸡,自由自在地在树下的草丛中觅食。

    交口乡党委书记张永星介绍说,富村是省级贫困村,该村“两委”班子了解到美国扁桃仁市场前景好且投资小,于2014年流转土地300余亩发展美国扁桃种植,并成立了扁桃种植合作社,依靠发展种植业促进村民脱贫增收。
 
    3年过去了,当初柔弱的小树苗如今已经挂果。由于美国扁桃从栽植到盛果期需要5年时间,见效周期较长。为加快脱贫步伐,今年年初,合作社决定带领群众发展树下散养土杂鸡,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在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村扁桃种植合作社组织人员平整道路、接通水电、搭建鸡舍、修建围栏,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占地500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建设。
 
    村委会主任、村扁桃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邓建刚告诉记者,这批土杂鸡主要是放养,靠觅食虫、草为主,喂食玉米为辅,同时粪便又能做肥料,有效促进果树生长,以此发展生态农业。
 
    邓建刚说,第一批8000余只土杂鸡7月份就能出栏,正赶上美国扁桃成熟,“届时我们计划开展市民采摘、捡拾土鸡蛋等相关活动。”
 
    “我这几年一直在这儿干活,每个月有工资可以拿,离家不远,家里的活也耽误不了。”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赵崇锁开心地说。
 
    “我们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要带动群众脱贫,希望更多的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实现脱贫致富。”邓建刚说。

(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