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息县,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但在这片1800平方公里的沃土上,仍然居住着一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为切实解决这类人群的脱贫问题,作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息县,近年来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天字第一号”的民生工程来对待,用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明确目标:到2018年全县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2016年5月,为响应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李一民主动放弃省交通运输厅优越岗位,要求到贫困县来挂职锻炼,现任息县县委常、副县长。到息县后,李一民立即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争取项目,为息县打赢交通翻身仗立下汗马功劳,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身简朴的衣着,一双沾满泥土的运动鞋,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是李一民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省交通运输厅派到息县挂职的副县长,李一民承担了这个省级贫困村脱贫攻坚的任务。
据了解,为了准确把握息县农村交通状况、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交通扶贫工作,李一民经常轻车简出,深入乡镇、自然村广泛调研,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到贫困户家中座谈、听取乡村干部汇报的方式,深入了解贫困村、贫困户分布、致贫原因,交通建设遇到的困难、未来的规划、急需建设的公路等情况,足迹踏遍了全县各乡镇(办事处)99个贫困村所有道路,为省交通运输厅和息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交通脱贫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李一民说,交通一直是息县的发展短板,借助脱贫攻坚大发展的强劲之势,结合息县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精心谋划,进一步明确了息县公路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
李一民通过实地勘察和研究息县交通规划图,提出了对大广高速公路息县站加宽改造的建议,制订了《息县2016年-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息县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实施意见》和《息县干线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下发了《息县交通运输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手册》,这些规划的修改、制度的完善、文件的印发为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明年,确保所有建制村至少拥有一条安全、通畅的出口路;改善县与县、县到乡、乡到乡等农村公路骨干路网路上的路况较差路段;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优先解决自然村到建制村的上学路、断头路;实施干线公路改建工程、交通+特色产业路工程;开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县建设。
李一民到息县任职后,多次深夜到沿线公路勘察运输砂石车辆,夜晚砂石车辆多、载核重,己严重影响了沿限居民的生活、身体健康,尤其对干线公路破坏极为严重。建议息县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治理运送砂石车辆超限超载现象。
在他的带领下,全县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争取上级项目、自筹资金建设了一大批交通项目,从2016年开始,先后完成了大广高速息县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安罗高速息县段路线选址等。随着这些交通扶贫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息县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延伸,带动了息县经济的发展,使息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状况明显改善,运输商贸迅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城乡沟通,使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引导了乡镇企业的合理集聚,完善了小城镇功能,壮大了县域经济,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更快地转移到小城镇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