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一大早,迎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商城县汪岗镇杨塆村核洼组村民李术安和妻子就赶着一大群羊上了山。

   “做梦都没敢想过,县领导会认了俺这‘穷亲戚’,还帮俺家摆脱了贫困,让我成了脱贫带头人,领着20多户贫困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呢。”一边吆喝着羊,李术安一边憨憨地讲述着他的故事。

   今年41岁的李术安,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因为没文化只能卖苦力。在父母的帮衬下,他总算娶了媳妇成了家,很快有了女儿和儿子。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却慢慢疾病缠身,每年医药费也得不少,可他打工挣的钱却并不见长,日子越过越紧巴。为了照顾家里,2012年年底,李术安结束了外出打工的生活,在家种田,农闲时做点零工。

   杨塆村地处鲇鱼山水库上游,属限制开发区域,山高林密、水草丰美,适合养殖牛羊。经人指点,2013年秋,他借钱买了几只羊,养到年底卖了还真填了家庭开支大窟窿。李术安就和妻子想多养一些,可是没有资金投入,养羊致富梦便压在心里。

   2014年,精准扶贫在商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面铺开,成千上万的贫困户,成了各级党员干部精准脱贫帮扶联系的对象。通过走访调查,县里了解到很多“李术安们”的想法,及时推出了小额扶贫贷款,农业科技部门还办起了养殖种植技术培训班,免费培训农民掌握种植养殖技术,帮助他们通过双手勤劳致富。

   李术安学到了养殖技术,又利用小额扶贫贷款扩大了养殖规模,短短两年就把羊群扩大到100多只,还养了10多头肉牛。2016年底,养牛羊让他家第一次年收入接近10万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他还带头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上级的到户增收扶贫项目,盖起了宽敞的牛棚羊圈,带领20多户乡亲们一起靠养牛羊增收致富。

   “去年合作社卖了100多只羊8头牛,收入12万多元。”李术安高兴地掰着指头说。

   这几天,李术安把每户600元的第一笔分红,挨个送到了贫困户的手中。

   “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养殖大户6个,散养户10多户,存栏羊上千只,牛近百头呢。”杨塆村支书陈勋林高兴地说,“今年底,全村95户贫困户就都可以脱困啦。”

(责编 :屈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