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商城县达权店镇南部深山区的大造村,全村411户14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348人。在这样一个偏远而贫穷的小山村里有着这样一个人,他个头不高人气高、话语不多办法多。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他冲锋在前“打头阵”,不惧困难敢啃“硬骨头”,为全村发展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他就是大造村的党支部书记——周孝鸽。

  走访有温度,甘当群众“摆渡人”

  “办法总比困难多,您老人家有事尽管叫我,放宽心,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每次周孝鸽来走访看望五保户赵泽桥,老人都像吃到糖的孩子一样,能开心一整天。他说,以前自己在家中总是孤零零的一人,现在周支书经常过来,既忙前忙后帮忙打扫卫生,看看家中还缺些什么,又陪他聊天拉家常,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在贫困户徐建勋开办的养鸡厂旁边,周孝鸽正在与徐建勋交流养殖经验。“周支书,真是多亏了你给我出主意,不然我家日子真的就越过越难咯!”看着鸡苗长势喜人,徐建勋抱着孩子站在鸡舍旁笑得合不拢嘴。去年这个时候,徐建勋家正陷入一筹莫展之际:家中有三个孩子,仅仅靠徐建勋一人打零工维持家用,生活窘迫举步维艰。

  周孝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处打听、多方咨询,给徐建勋想了个办法——利用山区地势条件,开办养殖场。在周孝鸽的帮助下,养鸡厂越办越好,徐建勋一家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每年纯利润可达到2-3万元。在大造村15个居民组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周孝鸽与群众交谈的身影,全村1417名群众的个人情况他都了然于心。在他的带领下,村干部与群众沟通的频率增加了,致贫的病根子找准了,群众积压多年的心结打开了,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扶智+扶志,激发群众“精气神”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为了做好政策宣传,他多次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会、政策宣讲会、结合走访入户宣传,将政策讲给村里群众听,让群众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从源头纠正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

  19岁的大一新生肖昊每到暑假回来,都要先去看看他的“周爸”。他小小年纪便父母双亡,家庭条件差。因为家庭原因,肖昊在上学期间总是不爱说话,也不与人沟通,周孝鸽便隔三差五去家中开导他,鼓励他多参与社会活动,在放假期间教他使用电脑、练习打字。久而久之,肖昊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成绩开始提升,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像肖昊这样的贫困学生,村里还有许多。周孝鸽总是密切关注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争取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引导他们靠勤奋努力,拼搏出一片新天地。

  找准“金钥匙”,当好群众“领头雁”

  “要想搞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走在前面。”周孝鸽带领、组织全村群众搞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前的大造村道路狭窄,水泥路两边土石堆、杂柴、树枝到处都是,如今村道路修缮完毕,主干道长2000米,车辆通行方便,又修建好了村文化广场。群众们也渐渐转变了以前“事不关己”的观念,自觉当起村容村貌的“守护者”。

  在周孝鸽的带领下,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开展。为了带动贫困户找准脱贫攻坚“金钥匙”,周孝鸽依托当地特色产业优势,让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成立万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黄瓜、苦瓜、萝卜、中药材种植,组织贫困户进行苦瓜酒酿造、苦瓜干、萝卜干晾晒包装,参与野鸭子、黑乌鸡养殖等。60多岁的贫困户夏学广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平日看病吃药刚性支出大,生活十分拮据。现如今,在周孝鸽的帮助下,他加入了万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苦瓜、中药材种植,有了稳定收入,生活再也不犯愁了。正是有了合作社这块“敲门砖”,周孝鸽成功带领贫困户9户22人走向了致富路,实现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在周孝鸽的带动下,大造村群众艰苦奋斗、积极向上,更加坚定了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责编 :屈子娟 )